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5/2/10 13:46:00 來源:中國畜牧網 閱讀數:
近日,蘭州市價格成本監審局發布“2014年蘭州市生豬成本收益分析”稱,2014年,蘭州市生豬價格總體走勢呈下跌態勢,同比跌幅為13.33%。從全年豬糧比價數據對比分析看,有4個月在6.12:1以上;有8個月跌破了盈虧平衡點,其中4月最低,為4.86:1。生豬價格的下跌直接導致養殖戶收益出現虧損,生豬生產面臨艱難抉擇。
生豬價格下跌去年4月最低
據蘭州市生豬定點監測點監測數據顯示,生豬價格與養殖戶的預期相反,自2013年12月開始不斷下跌,2014年1月價格為13.85元/公斤,4月跌至最低,價格為10.50元/公斤,同比跌幅為16.53%,與1月相比跌幅為24.19%。到5月價格止跌回升,8月價格達到了全年最高,為15.30元/公斤,9月開始價格再度下跌,12月價格跌為13.53元/公斤,與1月相比跌幅為2.31%。
從當前市場看,生豬養殖產能依舊穩定,市場供應仍較充足,加上春節前生豬會大量出欄,預計2015年1季度生豬價格將穩中有降,維持低位運行態勢。
產能過剩供大于求
蘭州市價格成本監審局認為,生豬價格下跌,一方面是養殖產能過剩,生豬市場供大于求。從2012年下半年開始,由于生豬市場價格回升,養殖戶補欄積極性較高,再加上近年來政府對生豬飼養扶持力度的逐步加大,養殖戶為了爭取補貼不斷擴大養殖規模,全國范圍生豬存欄量增加,形成生豬市場供大于求的局面;另一方面,中央“八項規定”的實施,公款消費大幅降低,高端餐飲消費場所幾乎門可羅雀,中等餐飲也受到沖擊,樂觀估計社會消費量只能達到往年的60%,終端豬肉需求不旺;此外,人們的消費觀念也在逐步改變,膳食結構趨于多元化,雞、魚等替代品較多。
飼養成本上漲 利潤下降
近年來飼料價格、人工成本不斷上漲,使生豬飼養成本連年上升,生豬養殖戶的利潤只能是微利或是虧損,嚴重影響養殖收益。2014年平均每頭生豬飼養周期為145.11天,商品生豬重量為110.28公斤,飼養周期耗費飼料275.04公斤,飼養總成本為1638.21元,同比升幅為3.00%。從總成本構成因素看,成本上升主要是仔畜費、精飼料費、燃料動力費、人工成本等費用增加所致。
其中,平均每頭仔畜費為521.49元,同比增幅為1.61%。玉米、豆粕等原料價格的上漲,推動精飼料價格上漲,致使精飼料費支出增加。
平均每頭生豬燃料動力費為3.61元,同比增幅為34.2%。平均每頭生豬人工成本為122.87元,同比漲幅為5.77%。2014年雇工工價為81.71元/日,同比增幅為8.43%。
養殖戶賣一斤肉虧損0.72元
由于生豬價格下跌,成本上升,致使養殖出現虧損。2014年平均每50公斤生豬主產品凈利潤由上年盈利30.52元轉為虧損71.53元,即養殖戶賣1斤豬肉,由上年盈利0.31元轉為今年虧損0.72元。
蘭州市價格成本監審局認為,蘭州市目前養殖戶缺乏市場信息來源,容易“盲從”和“惜售”。一方面,養殖戶仍主要依賴分散的市場信息來安排生產,由于生豬生產周期較長,養殖戶根據當前行情所作出的生產決策,往往難以適應一段時間以后的市場需求。另一方面,大部分養殖戶不能準確把握時機適時出欄,導致后期集中出欄,市場供應充裕,生豬價格出現下跌。
完善市場監測和預警信息反應機制
通過調查后,蘭州市價格成本監審局建議,政府應引導養殖戶合理開發利用本地區飼料資源,根據生豬生長發育不同階段適時調整飼料配方,降低飼料成本。要完善市場監測和預警信息反應機制,建立長期穩定的信息服務平臺,加強向社會特別是生產經營者發布生豬生產、價格、豬糧比價等相關生豬產銷信息,提醒防范市場風險和疫病風險,引導養殖戶根據市場變化合理安排生產和銷售,適度擴大或縮小養殖規模,優化存欄母豬結構和生產性能,規避市場風險,逐步走出暴漲暴跌怪圈。
拓寬生豬銷售渠道也是重中之重。政府應支持生豬養殖大戶建立生豬行業協會或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通過生豬行業協會或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促進產銷對接,拓寬生豬銷售渠道,穩定生豬價格,保障供需基本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