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5/2/10 11:36:00 來源:中國畜牧網 閱讀數:
“先發制人,后發制于人”,“多算勝,少算不勝”兩句話說明市場競爭中信息判斷與在此基礎上主動行動的重要性,從畜牧業的信息化和現代化發展角度而言,就應強化畜牧業監測預警體系建設,使之成為畜牧業發展的“前哨”。
遼寧省昌圖縣的畜牧業監測預警體系建設可謂樹立了我國畜牧業該領域的樣板,該縣畜牧局于2012年5月組建縣動物衛生監測預警中心,后設立鄉鎮級區域所監測預警站16個、鄉鎮場監測預警辦39個,設立村級監測預警點454個。到2013年年末,建成了全國首家縣級動物衛生監測預警中心、鄉鎮級區域所監測預警站和鄉鎮場監測預警辦、村級監測預警點的縣鄉村三級畜牧業監測預警體系。通過該預警體系的建立,該縣針對2013年12月生豬價格逆市下跌的形勢,于2014年1月1日至5月31日期間首次正式啟動預案,開展生豬價格應急處置,從而*程度避免了豬價下跌帶來的市場沖擊。
而監測預警體系的作用不僅僅限于價格預判,實踐證明該監測預警也有助于畜牧行業實現動態管理,對畜牧業的進展情況隨時可以進行“切片”問診和隨時跟進,對于可能發生的畜禽流行病、畜禽價格波動、生產結構調整、加工流通消費等新情況、新問題、新動態特殊時期的危機更能做好提前預判,在此基礎上有助于做好應對措施,防范于未然。
當然,構建預警體系前哨并非易事,其難點在于縣鄉和村莊的預警監測點設置,難在對相應預警監測點人員進行相應培訓,同時也難在對相應數據進行統計和有效分析。對于畜牧業主導的省份、縣域經濟來說,應加大對縣、鄉預警監測點設置的政策傾斜和支持力度,需看到“磨刀不誤砍柴工”,要意識到預警監測點所能帶來的潛在價值,更不應只看到短期利益而陷入短視。
同樣,舉辦鄉村兩級畜牧業監測預警信息員培訓班重要性不言而喻,通過強化鄉村兩級畜牧業監測預警信息員綜合素質,能夠有效提高監測的精準度,能夠強化農村基層畜牧業整體監測水平。而從提升數據統計和有效分析能力來說,有賴于引進“外腦”,有賴于向先進城市學習,通過軟件培訓、在線咨詢和輪訓教育,有助于實現知識消化和吸收,從而實現體系復制和再生。
由此,通過監測點設立、監測人員培訓、監測數據的解讀和有效分析,打好畜牧業監測預警體系的前哨建設,能夠讓決策部門和決策者站得更高、看得更遠,能夠提升畜牧業信息化和現代化的產業推進進程,能夠實現畜牧預警信息上傳級黨政機構、行業部門,下達畜牧養殖場(戶),從而實現準確研判和信息增值,進而推動行業動態管理,由此讓畜牧業的發展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