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4/12/26 9:03:00 來源:同德縣委宣傳部 閱讀數:
【導語·中國畜禽網】青海上知邁村打造藏區畜產品獨特品牌,使其托起河北鄉發展的堅實底盤,讓更多的人“品食品、享健康”,這是河北鄉政府秉承披荊斬棘、革故鼎新之精神,大力推動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嬗變”的新篇章。
夾裹著隆冬的寒風,12月16日,記者一行在鄉長豆本加的陪同下,來到青海同德縣河北鄉上知邁村生態畜牧業合作社舯閣帕薩奶業基地。
舯閣帕薩,意為牦牛的故鄉,的確,在賽乾大山里,隨處可見成群的牦牛,它們體格健壯、性格溫順,成了草原上一道靚麗的風景。
“你看,這是奶業基生產的酸奶,外裝盒上面類似牛頭的是舯閣帕薩商標,雖然奶業基地剛成立,但我們有信心把產品做好。”在豆本加心中,如何打造特色農產品以及如何做好銷售,成了河北鄉發展特色畜牧業的大文章。
位于同德縣城85公里處的河北鄉上知邁村,擁有天然草場8.8萬畝,存欄各類牲畜18489頭只,該村地處高寒,群山環抱,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和資源稟賦,使這里成為發展天然有機綠色生態特色畜產品的“寶地”。
打造藏區畜產品獨特品牌,使其托起河北鄉發展的堅實底盤,讓更多的人“品食品、享健康”,這是河北鄉政府秉承披荊斬棘、革故鼎新之精神,大力推動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嬗變”的新篇章。
據豆本加介紹,上知邁村生態畜牧業合作社成立之初,正是“寶地”的生態優勢和資源稟賦,相比傳統畜產品加工,基地從根本上解決了特色個性不足、精深加工不夠、規模不大、資源整合不力的深層次問題,同時也解決了依托生態有機綠色食品生產供應基地這塊金字招牌,實施品牌化戰略。
引導牧民發展特色畜牧業,成立專業生態畜牧業合作社,形成一村一業產業格局,以此改變散戶加工經營弊病。“藏區有那么多的特色產品,為什么西寧和省外的市場上很難買到?我們做的產品是不是不好吃?還是接受不了?”在奶產品基地產品展銷大廳,上知邁村黨支部書記扎西當周反問道?
事實上,關于依托藏區優勢資源推動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轉變的思考,政府從沒有停止過,在2011全國重點網絡媒體海南州記者見面會召開上,我州便規劃了建設生態畜牧業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總體目標:到2015年,全州逐步建立高效、安全的生態畜牧業產業體系,實現規模化、專業化、集約化、產業化發展,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增強,成為高原生態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示范區。到2020年,生態環境明顯改善,退化趨勢整體得到遏制,草場生產能力明顯增強,生態畜牧業產業體系健全,核心技術成熟,體制機制完善,畜牧業綜合效益大幅提高。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知道藏區的畜產品,而且前來購買的人逐漸增加,尤其是年輕的回頭客特別多,相信我們村的畜產品遵循好物美價廉的自然規律,市場前景還是不錯的。” 上知邁村生態畜牧業合作社理事長才讓當周說。
上知邁村生態畜牧業合作社前景依然值得肯定和期待,因為任何事都沒有想象的那么美好,合作社是否走的一帆風順,產品是關鍵。正如豆本加所言,每一項工作的開展都不會一帆風順,只有勇敢接受挑戰,不斷地先行先試,并通過不懈地努力,才能形成自己的發展特色和發展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