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4/12/16 9:30:00 來源:青海日報 閱讀數:
【導語·中國畜禽網】海南藏族自治州積極推進生態畜牧業建設,大力發展農區養殖業,在轉移和緩解草原放牧壓力的同時,向“草豐牛羊肥”的目標大步邁進,促進了農牧業增效,農牧民增收。今年,海南州全年預計農牧業增加值29.35億元,同比增長12.5%;農牧民人均純收入7200元,同比增長6.8%。
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的實施、農牧區畜牧業產業結構的轉變、禁牧減畜和退化草場的治理——海南藏族自治州積極推進生態畜牧業建設,向“草豐牛羊肥”的目標大步邁進。
地處青海湖之南、三江源區北緣的海南州是我省環湖地區重要的牧業州。近年來,海南州在堅持生態保護第一的前提下,大力發展生態畜牧業。自2011年海南州生態畜牧業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建設啟動以來,已累計禁牧減畜164萬頭只,治理退化草地22萬公頃,保護天然草場240萬公頃以上,項目覆蓋區初步實現草畜平衡,全州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今年,海南州通過建設共和縣切吉鄉生態畜牧業示范園、興海縣河卡有機農牧業科技示范園等示范園區,輻射帶動周邊農牧民增收。并積極落實草原獎補機制、實施禁牧減畜和草場建設,鼓勵當地高耗能企業向生態畜牧產業發展。在興海縣,把全縣的40個“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統一制作全縣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門牌,分別為37個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前后共發放啟動資金390萬元,并成立了河卡曼陀羅有機(天然)農牧業專業合作總社;在同德縣通過建立優質飼草生產基地,既減輕天然草地壓力,又滿足了當地生態畜牧業養殖大戶的飼草飼料的需求;在貴德縣合理利用有限的草地資源,發揮農區秸稈豐富、飼料作物保有面積大的優勢,大力發展農區養殖業,在轉移和緩解草原放牧壓力的同時,促進了農牧業增效,農牧民增收。
截至目前,海南州累計組建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223個,牧業村實現全覆蓋;入社農牧戶23048戶,占全州牧業總戶數的61%。今年,海南州全年預計農牧業增加值29.35億元,同比增長12.5%;農牧民人均純收入7200元,同比增長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