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4/11/7 10:20:00 來源:中國畜牧網 閱讀數:
“喂豬為掙油鹽錢、養牛為耕田……”這是八十年代長陽土家族自治縣農村經濟的現狀,大多數養殖戶土壞房,豬羊同舍,牛雞同欄,也是傳統式粗放型畜牧業的真實寫照。
三十年后的今天,全縣現有生豬存欄66.27萬頭,同比三十年前增長1.6倍,已出欄55.6萬頭,同比三十年前增長1.5倍;山羊存欄61.4萬只,同比三十年前增長5倍,家禽出籠83.14萬羽,畜牧業總產值30億元,同比三十年前增長39.53%,達到農業總產值的45%;強勢占居農村經濟“半壁江山”,畜牧業已成為全縣農村經濟發展、農民增收致富的第一大重要支柱產業。
三十年的變遷,也是土家族自治縣畜牧業巨變的三十年。長陽土家族自治縣畜牧獸醫局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都市后花園?長陽夢”美好愿景和“低碳發展、走在前列”目標,始終堅持“四個領先”不動搖,大力實施“產業強縣、生態立縣、開放活縣、富民穩縣”發展戰略,在國家政策惠農、科技創新支撐、市場繁榮的推動下,由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農業小縣躋身“全國生豬調出大縣”、“湖北省山羊養殖第一縣”、“湖北省畜牧強縣候選縣”和“湖北省肉羊現代畜牧業示范區”的華麗轉身,走出了一條民族貧困地區畜牧業科學發展、轉型發展、跨越發展之路。
自治縣成立30年,是改革開放的30年,也是歷史脫變的30年,更是畜牧業輝煌的30年,使新型農民成為市場經濟的“弄潮兒”,涌現出一批養殖業大鄉大鎮和一批畜禽養殖大場大戶,形成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致富強音,截止目前,全縣四級聯創標準化畜禽養殖企業(小區)135家,畜禽養殖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136家,專業大戶達到6784個,全縣規模養殖比例達到85%,與此同時,大力提倡科學飼養、科學管理和市場化經營的全新理念,提高科技含量,增強市場競爭力,增加畜牧業綜合效益,長陽畜牧業經濟煥發出勃勃生機,顯示出強大的發展活力,實現了超常規跨越式發展。畜牧業已經成為當前農村農業中最具時代特色,最具發展潛能與最具發展希望的支柱產業之一,以資源為紐帶的區域化現代畜牧經濟格局基本形成,經濟結構日趨優化,創造出一流的畜牧業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保障畜牧業效益*化,畜牧產業發展方興未艾。
長陽畜牧人將乘自治縣縣慶30周年的春風,大力推進“畜禽良種化、養殖設施化、生產規范化、防疫制度化、糞污無害化、技術集成化、經營產業化”的新業態,2015年全縣生豬出欄100萬頭、山羊出欄70萬只、畜牧業產值30億元;到“十二五”期末,全縣生豬出欄達到100萬頭、肉羊出欄100萬只、牛存欄3萬頭,家禽出籠200萬羽,蜜蜂8萬群,畜牧業總產值35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45%以上,積極發展規模生產,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面對現代畜牧業發展新趨勢,長陽土家族自治縣畜牧獸醫局將緊緊圍繞“一個核心”、“兩個確保”、“三大理念”、“四個堅持”、“五個畜牧”的工作思路,開拓創新,銳意進取,使縣域畜牧業綜合競爭實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躋身全省山區縣市區和武陵山區前列,著力打造出欄百萬只的全國肉羊生產大縣,全面實現畜牧強縣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