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4/10/8 10:07:00 來源:三明日報 閱讀數:
9月1日,市環境保護局出具《審查意見函》,環保部門認為,《三明市畜牧業發展規劃(2011-2020年)》基本符合《福建省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綱要》、《三明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福建省流域水環境保護條例》、《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和各級飲用水水源地保護規劃和相關保護條例要求。
規劃以滿足居民消費、增加農民收入、維護公共安全、保護生態環境為具體發展目標。規劃基準年為2010年,規劃期限為2011至2020年。近期到2015年的控制目標是:全市生豬存欄140.72萬頭,牛存欄13.96萬頭,羊存欄24.02萬頭,家禽存欄1306.12萬羽;兔存欄196.18萬頭。遠期2020年,生豬存欄195.32萬頭,牛存欄18.76萬頭,羊存欄31.63萬頭,家禽存欄2102.5萬羽;兔存欄241.16萬頭。
規劃總體布局突出控制豬禽生產,加快草食動物發展并提高其在畜牧業中的比重,在禁養區外建立優質生豬、家禽、奶牛和草食動物等一批標準化養殖場,形成規模養殖、生態環保、品質優良和具有地方特色的養殖產業。
今年4月24日,市環境保護局主持召開了《三明市畜牧業發展規劃(2011-2020年)環境影響報告書》審查會,部門代表和專家組成規劃環評審查小組對報告書進行認真審查。根據審查小組的評審結論,環評單位進行了修改、補充、完善,完成了報告書的編制。
根據規劃,三明市現有規模以上的畜禽養殖場395家,環保部門要求,各縣(市、區)應根據規劃及規劃環評要求,調整畜禽養殖規劃,生豬養殖規模調整至124.19萬頭,明確禁養區、禁建區和可養區的劃分。在劃定的畜禽養殖禁養區內的現有養殖場(戶)應限期關閉或搬遷,在禁建區內禁止新建、擴建畜禽養殖場。可養區內符合生態功能區劃的區域可作為優先發展的適養區。進一步優化各縣(市)區畜禽養殖發展規模,對閩江源頭的建寧縣、泰寧縣及沙溪沿岸的永安、三元、梅列、沙縣應控制畜禽養殖發展規模;對資源環境承載力尚有較大空間的地區可根據當地社會發展需求適當擴大畜禽養殖發展規模。養殖業發展應加強畜牧產業延伸,實現畜牧產業一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