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4/8/15 8:44:00 來源:陜西日報 閱讀數:
【導語·中國畜禽網】榆林市榆陽區促進榆陽區畜牧業發展,規模化、標準化養殖場發展迅猛,采取畜種改良覆蓋面不斷擴大,動物防疫體系建設不斷健全,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不斷提升等措施促進畜牧業發展,保障畜產品安全,確保了全區人民食肉安全。
據榆林市榆陽區的最新統計數據,去年以來榆林市榆陽區兩級政府為榆陽畜牧業投入的4000多萬元扶持資金,日益發揮出帶動效應,直接帶動民間資金投入養殖業2.4億元,投資比率高達1:6;養殖戶人均純收入預計增收500多元,促進榆陽區畜牧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
去年,榆林市榆陽區為發展畜牧業安排了財政資金3000萬元,爭取中、省、市項目資金1000多萬元,共計投入了4000多萬元。其中安排1385萬元,扶持了109個羊場,占全區規模羊場的26%;安排1920萬元,扶持了36個規模養豬場,占全區規模養豬場的22%;安排了90萬元,扶持了5個肉牛、雞場,占全區規模牛、雞場的9%;安排了85萬元,扶持了9個特種養殖場,占全區特種養殖場的45%;安排90萬元,建設了3個輪封輪牧示范點;安排437萬元建設了9個適度規模養羊示范村;安排150萬元,調回飼料桑25萬株,優質牧草草種6.3萬公斤。
目前,該區羊子飼養量達231.4萬只,其中存欄143.5萬只,出欄87.9萬只,較2012年增長7.3%;生豬飼養量達157.2萬頭,其中存欄63.9萬頭,出欄93.3萬頭,飼養量與2012年基本持平;牛飼養量6.4萬頭(其中奶牛0.8萬頭),較2012年增加18.5%;籠養雞197萬只,較2012年增加58.9%;全區畜牧業產值達28億元,較2012年增加了17.6%,占農業總產值的63.6%,在農民人均純收入中的比重占到50%左右。
規模化、標準化養殖場發展迅猛。新建規模養殖場279個,其中養豬場34個,較2012年增加了28.5%;規模養羊場214個,較2012年增加了115%;養牛場10個,較2012年增加了83%;規模養雞場10個,較2012年增加了38.4%;特種養殖場11個,較2012年增加了120%,規模養殖場的標準化率達到了69.9%,較2012年的64.9%,提高了4.7個百分點,規模養殖場的發展較為迅猛。麻生圐圙村十萬頭生豬養殖基地已經給當地養殖戶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小紀汗鄉大紀汗村十萬頭生豬養殖基地入園道路已經貫通,土地手續已經審批完畢,5個規模養殖場正在籌備建設當中。
畜種改良覆蓋面不斷擴大。全區畜禽良種覆蓋率達到了80%,較2012年的68%,提高了12個百分點。建設了1個區級種公豬站和25個村級豬人工授精點,目前85%以上的生豬達到了三元雜交。選調白絨山羊優質種羊400多只,建設羊子人工授精站點30個,引導養殖戶自籌資金選調優質白絨山羊進行雜交改良,全區優質陜北白絨山羊飼養量達25萬只,占山羊存欄量的20%左右。同時在劉千河辦事處豐山村開展了羔羊早期斷奶試驗,在補浪河鄉點石村開展了白絨山羊光控增絨技術試驗,經過不斷的畜禽良種改良和科技實驗,畜牧產業的質和量有了顯著提高,并逐步向良種化、科技化方向邁進。
動物防疫體系建設不斷健全。維修了4個鄉鎮畜牧獸醫工作站,配備了防檢設備和辦公設施;新建了25個村級獸醫室,使得村級獸醫室總數達到了50個,全面提高了區、鄉、村三級防疫網絡的服務功能。對全區522名村級動物防疫員實行分鄉、分批次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業務實踐技能。全區牛羊布病、口蹄疫、豬藍耳病、豬瘟、禽流感為主的重大動物疫病免疫率、掛標率均達到100%。
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不斷提升。新建產地檢疫報檢點30個,使全區產地檢疫報檢點數量增加到75個。規模養殖場(戶)畜禽產地檢疫率達到100%,農戶散養畜禽產地檢疫率達到80%以上,無害化處理率達100%;屠宰檢疫率達100%,出場肉品檢疫合格率達100%,病害肉尸無害化處理率達100%。在規模養殖場和屠宰廠開展“瘦肉精”抽檢工作,根據抽檢結果,全區無一例使用“瘦肉精”事件;加強各飼料、獸藥銷售門市監管,對所查出來的問題飼料和假冒偽劣獸藥一律進行銷毀,嚴肅處理當事人;嚴把動物防疫條件審查關;加強動物販運經紀人管理;嚴格生鮮乳“兩證”審核發放工作;不定期抽調專人對畜禽產品流通領域、銷售環節進行檢查等多種舉措狠抓畜產品安全工作。畜產品安全性得到明顯提升,確保了全區人民食肉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