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4/7/15 8:59:00 來源:云南網 閱讀數:
【導語·中國畜禽網】云南雙柏縣城“變廢為寶”項目正式啟動,即把大量生豬養殖固體廢棄物—豬糞加工成林果產業急需的有機肥料,把大量混有豬尿的生豬養殖液體廢棄物發酵成沼氣用以發電。此外還涌現出一大批養殖專業村與合作社,從而形成了愛尼山鄉和獨田鄉兩個高原生態畜牧養殖園區,肉牛、黑山羊、優質生豬等牲畜的養殖規模都在逐年擴大。
引進龍頭企業 發展特色經濟
3月21日,一個由廈門華凈環保技術有限公司設計建造的有機肥加工廠、沼氣發電廠和污水處理廠配套項目,在云南雙柏縣城近郊正式啟動建設,目的在于“變廢為寶”,即把大量生豬養殖固體廢棄物—豬糞加工成林果產業急需的有機肥料,把大量混有豬尿的生豬養殖液體廢棄物發酵成沼氣用以發電,同時將沼氣池排出的污水凈化處理為農業灌溉用水。如此具有現代環保理念并集納環保前沿技術的循環經濟項目,是由作為雙柏縣重點招商引資項目的“天蓬養殖有限公司”和“云天蓬種豬繁育有限公司”兩家企業共同投資建設的,所處理的也是這兩家企業產生的養殖廢棄物。
這兩家養殖企業,分別是由浙江溫州商人張小新、意大利華商毛征偉在雙柏縣投資興建的。其中“天蓬養殖有限公司”已在雙柏建成規模達3萬平方米的現代化商品豬舍,采用進口的全自動喂料、豬舍自動恒溫控制、豬糞干濕分離與自動清潔等現代化設備和先進的生豬飼養管理方式,年出欄8萬頭商品豬。“云天蓬種豬繁育有限公司”也是采用同樣的現代化設備與生豬飼養管理方式,年出欄10萬頭種仔豬,其中8萬余頭雜交仔豬定向供“天蓬養殖有限公司”育肥。
說起將自己在溫州經營的大型生豬養殖場整體移植到雙柏縣的緣由,張小新喜形于色地說:“這兒的氣候很好,沒有嚴寒酷暑,一年四季都可養豬,比沿海地區多出了5個月的有效養殖期。”不過他說的最多的還是:“雙柏縣委、縣政府都很重視畜牧業發展,對養殖企業給予了大力支持,讓我們找到了家的感覺,這就是我從遙遠的浙江來到雙柏的根本原因。”
在距離雙柏縣城50公里開外的獨田鄉大沙壩村,另一個重點招商引資的萬頭有機生豬養殖龍頭項目—云南種禾科技有限公司雙柏縣萬頭生豬養殖場,目前也已經完成廠房建設,正在裝配從德國引進的全自動恒溫設備,預計將于今年9月投產,年出欄生豬將達3萬頭,均為撒壩豬、冬瓜豬、小耳朵豬等本土品種,其畜牧產品還涉及云嶺黑山羊、云南黃牛等。該公司的運營模式更加“親民”,即公司繁育出仔豬后,通過合作社將其發放給農戶去養殖,最終由公司按地方政府確定的保護價進行回收和統一屠宰銷售。這樣一來,市場結合度高的企業降低了圈舍建設與育肥成本,缺乏市場信息的散養農戶則規避了價格不穩所帶來的風險,從而實現增收致富,一個龍頭企業與廣大養殖戶“無縫對接”的高原生態畜牧園區也因此呼之欲出。
構建現代體系 效益生態并重
在距離雙柏縣城175公里,薈萃了古城、梯田、瀑布、林海等人文與自然景觀的 嘉鎮,畜牧業的發展模式又是另外一番光景。
嘉鎮雖然是一個集邊遠、貧困、高寒和少數民族聚居為一體的山區農業鎮,卻有著連綿的林間草場,非常適宜發展山地牧業。2009年,通過招商引資引進的雙柏縣哀牢山生態畜牧養殖發展有限公司在此進行規模化特色養殖,所養殖的豬、羊、牛等牲畜也均為本土品種。公司將所有的牲畜都散放到山林與草場中,任由它們在山中吃青草、喝山泉。通過這種方式生產的土豬肉所走的都是高端市場,在楚雄、昆明、大理等周邊城市的售價達每公斤上百元,并且已經成為深受市場歡迎的“放心肉”品牌,有關專家目前正在對其進行有機食品認證。
除了頗具影響力的大型畜牧企業外,雙柏縣近年來還涌現出了一大批養殖專業村與合作社,從而形成了愛尼山鄉和獨田鄉兩個高原生態畜牧養殖園區,肉牛、黑山羊、優質生豬等牲畜的養殖規模都在逐年擴大。
雙柏縣畜牧獸醫局副局長楊澤志介紹說,目前該縣已建成萬頭生豬養殖場兩個,千頭生豬養殖場12個、千只肉羊養殖場兩個、千頭肉牛養殖場1個,百頭肉牛養殖場3個,并涌現出了肉羊、肉牛、生豬養殖重點戶257戶,全縣涉牧養殖專業合作組織已達72個;全縣共注冊畜牧企業17戶,注冊資金達4200萬元。
在常規養殖業大放異彩的同時,雙柏縣的特色養殖業也得以同步推進,如今已形成愛尼山藤子箐黑山羊養殖基地、妥甸家禽養殖基地、法脿獺兔養殖基地3個特色養殖基地,一些鄉鎮還積極與外地畜牧企業對接,采取“公司+農戶”、“合作社帶養殖戶”的形式,大力推進獺兔、野豬、蜜蜂、桑蠶、肉驢等特色養殖業。尤其是去年以來,雙柏縣已通過加快畜牧業結構調整和生產方式的轉變,從單純追求數量逐步向數量與質量、效益和生態并重的方向轉變,初步構建了現代畜牧產業體系,全縣畜牧經濟呈現出了發展速度加快、生產總量增加、發展質量提高的態勢,并實現了新的跨越。
記者日前還從雙柏縣畜牧獸醫局了解到,該縣“中央草原生態補獎機制績效考評獎勵資金草原畜牧業生產方式轉變項目”近期已通過省級審查,即將啟動實施。該項目計劃投資461.5萬元,其中含中央財政補助資金200萬元,將建設棚圈4710平方米,新建多年生人工草地1900畝、改良草地3980畝,建設儲草棚900平方米和青貯窖430立方米,配置飼草料機械兩套。這是雙柏縣連續3年實施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政策和草原家庭承包以來,在國家進一步加大草食畜扶持力度、保護草原并嚴守草原紅線的政策背景下獲得的又一次畜牧產業升級契機,同時也是該縣第二次實施的草原畜牧業發展方式轉變項目。
雙柏縣畜牧獸醫局局長佘增良介紹,去年,雙柏縣以建設現代畜牧產業體系和提高畜產品產量、質量和效益為重點,圍繞“三區三帶兩園”抓好產業發展工作,不斷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整個產業都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全縣畜牧業產值7.8億元,同比增長21.79%;肉類總產量3.59萬噸,同比增長12.19%;肉豬、肉牛、肉羊、肉禽出欄量分別達到32.13萬頭、3.5萬頭、10.85萬只和86.05萬羽,同比分別增長16.03%、10.06%、15.15%和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