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4/1/3 11:02:00 來源:人民日報 閱讀數:
在四川省簡陽市,提起當地特色的羊肉湯,每個人都很自豪。“這可是‘西部第一湯',湯鮮味美,羊肉沒膻味,肉質化渣,不光簡陽人愛吃,在全國各地都能見到簡陽羊肉湯的招牌,可受歡迎了。”簡陽市畜牧食品局局長黃輝說。
憑借這鍋羊肉湯,簡陽市從育種做起,大力發展羊產業,去年羊肉產量2.36萬噸,養羊收入15億元,農民人均養羊收入達1250元。羊業已成為簡陽農業的支柱產業,更是當地農民致富、企業增效的重要門路。
“羊經”要念好,科學技術是法寶
簡陽的羊肉湯為何好喝?黃輝說,美味出在羊身上,風味獨特的羊肉湯源自優質的羊種——簡州大耳羊。今年3月,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正式授牌簡州大耳羊為*肉羊新品種,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培育的第二個肉羊新品種。
育種難,畜禽品種的育種更難,簡州大耳羊的背后是科學家們多年的孜孜探索。上世紀80年代初,國家畜禽品種資源普查隊在龍泉山脈簡陽境內發現了一種罕見山羊品種,該羊種體格高大、背腰平直、四肢粗壯、耳大又長且下垂……經四川農業大學專家劉相模教授等實地走訪,發現該羊種是上世紀40年代美國贈送的努比山羊與本地山羊雜交培育形成的新品種。
這之后,科學家們開展了艱辛的品種選育工作,歷經引種雜交、雜交選育、橫交固定三個階段,才培育出繁殖率高、個體大、生長發育快、肉質細嫩無膻味的優良種群。到2012年9月,簡陽已完成各世代羊只系統測定、選擇培育及簡州大耳羊遺傳基因檢測,完成簡州大耳羊4個世代的選育。
科技還體現在畜禽養殖和羊肉產品的研發上。“我們這里養羊采用‘六統一'的養殖模式,公司統一種源,統一管理、防疫、飼草等,還統一回收羔羊,提高了羊產業的標準化、規范化、品牌化水平,我們的收入也節節高。”簡陽市賈家鎮五里村的養羊大戶薛治國說。
吃羊肉也可以吃出花樣。簡陽人根據現代人的飲食習慣和健康需求,琢磨研究出200多種羊肉菜品和獨具特色的羊肉全席,還研制開發出了泡椒羊蹄、腌羊耳、盒裝羊肉湯等一系列特色新產品。其中,“盒裝簡陽羊肉湯”已成為每屆羊肉美食文化節的主打產品。
“羊經”要念好,現代化管理不可少
馬上就到年底了,盤算著今年的小賬本,簡陽市壇罐鄉南堰村村民李明財心里樂開了花。“我養了20多年羊,以前一年也就出欄四五頭肥羊,贏虧全靠碰運氣。加入‘六方合作+保險'后,收入翻了番!”
“六方合作+保險”是簡陽發展現代化畜牧業的一大特色,即將金融機構、擔保公司、飼料加工企業、種畜場、協會農戶、肉食品加工企業六大主體串連起來,再配上農業保險,以機制保障羊產業健康發展。
2009—2010年,簡陽市全面實施“大集團、大企業、大基地、良種化、規?;?、標準化、品牌化、規范化”的“三大五化”現代畜牧業發展戰略,以大哥大、正東和翔宇牧業為主的龍頭企業積極響應,整合了飼料原料、牧草種植、種羊繁殖、肉羊養殖基地和屠宰加工等多個環節,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
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簡陽羊肉的品牌推廣之路越走越寬。自2004年起,簡陽市政府開始舉辦簡陽羊肉美食文化節,吸引全國各地的人前來參展。2008年,在四川省農村改革開放30周年成果評選中,簡州大耳羊在“天府十寶”評選中斬獲魁首;2011年,簡陽羊肉通過國家審查,被予以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簡陽市政府還將發展現代畜牧業與建設文明新村相結合,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生產模式,推進“生態養殖+特色種植”循環經濟園區建設。據《簡陽市“十二五”羊業發展規劃》,到2015年,全市將建成種養循環園區20個,并在山羊標準化養殖小區新建沼氣池5萬立方米。
簡陽龍頭企業也爭當山羊產業節能減排大戶。在翔宇羊業公司,利用羊糞發展起來的核桃種植園、蔬菜種植園、葡萄種植園等生態園區生機盎然,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明顯。
育好新羊種,做好羊肉湯,念好羊經,簡陽將科技、管理、市場、文化、生態多方面結合,找到發展現代畜牧業的金鑰匙。一只羊,一鍋湯,讓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企業的效益漲上來,新農村的生活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