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观看色-国产在线观看一区-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色老板在线视频一区二区-色老板在线影院

歡迎來到 畜牧家禽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鄭重申明 | VIP服務 | 加入收藏 | 網址導航 | 農業網

畜牧家禽網首頁 >  資訊中心 >  行業動態 >  奶業轉型中的奶農將何去何從?

奶業轉型中的奶農將何去何從?

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3/11/23 8:33:00 來源:農民日報 閱讀數:

  最近一段時間,消費者對乳品價格上漲議論紛紛,與此同時,“奶荒”也造成奶產品生產加工企業心慌。這一現象引起行業管理部門的重視。在這樣的背景下,日前在內蒙古土默特右旗舉辦的一場小范圍、普通的“奶牛疾病預防與控制技術講座”變得不再普通。“關注奶業發展要從奶農做起,他們是行業的奠基人。”土默特右旗副旗長田季林如是說。

  “奶牛是土右旗的主要畜種。2004年,土右旗的奶牛總數是12萬頭。2008年,減少了將近一半,大約6萬頭,而今年,我們統計的最新數據是3.5萬頭。”說起這些,旗奶業協會會長任潤田一臉嚴肅,“對于最基層的奶農來說,利益是風向標,是決定他們是否養牛、養多少牛的關鍵。我們希望通過科學指導,讓奶農們實現科學養牛,進而實現奶牛利潤的提升。”

  除了養牛,還能干啥?

  根據任潤田的分析,從12萬頭到3.5萬頭,差額數字的背后是市場利潤的不斷變化。那么,在目前形勢下,養奶牛到底賺不賺錢?

  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養牛人。家住明沙淖鄉金家圪堵村的史文君現有300多頭奶牛,每天可收獲3噸奶。他告訴記者,最近兩個月原奶收購價上漲了,每公斤4.2元~4.3元。這個價格是有贏利的。具體多少,史文君沒有細說。但隨后他又補充說:“今年四五月份的時候,奶價每公斤只有3.7元~3.8元。除去人工、飼料、保健等一系列費用,利潤微薄。”

  而家住薩拉旗將軍堯鎮四座村的祁富強則又是另一番光景。他有50多頭奶牛,寄養在離家十七八公里遠的海子鄉海軍牧場。每天天剛蒙蒙亮,他和父母就要起床趕十七八公里的腳程,到牧場擠奶,順便把奶賣給該牧場主。“每公斤3塊錢。”說到價格,祁富強的聲音有些低沉,“我們村一共有50多戶人家,原先有30多戶養奶牛,現在只有10多戶了。擠奶太麻煩,飼料也貴,沒什么利潤。”

  位于土右旗蘇波蓋鄉磴乃村的宇陽養殖場自身有120多頭奶牛,它的下面又有類似于祁富強這樣的散養戶,散戶們大約有150多頭奶牛。負責人高五告訴記者,由于散戶們的奶牛產奶量不固定,每天大致可收2噸奶,每公斤3.5元。“還能維持吧。”高五的聲音里透著不確定。

  然而,無論是“利潤微薄”的史文君還是“沒什么利潤”的祁富強,抑或“還能維持”的高五,在談到未來打算這一問題時,都表現出同樣的迷茫。“沒啥打算,先就這樣養著吧。”史文君憨憨地撓撓后腦勺。“再干兩年看看。”高五猶豫道。祁富強則反問記者:“我只有初中文化,除了養奶牛,還能干啥?”

  必須走規模化發展的路子

  “能干啥?”“怎么干?”面對奶農的困惑,土右旗農牧局畜牧股股長郭文思路清晰。他說,當前,整個畜牧業發展的大趨勢是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這當然也包括奶業。但是,受科學飼養水平較低、現代化機械設施配套匱乏、養殖資源難以得到高效利用等各種因素的制約,不僅僅是土右旗,甚至包括全國其他省、市、縣,奶牛規模化養殖建設都尚處于探索建設階段,只是規模化程度高低不同而已。

  “在這樣一個探索期,奶農的迷惘可以理解。在大形勢下,每一位奶農都不可避免地主動或者被動地改變。也許,‘祁富強們’會發展壯大,形成一定的規模;也許,‘祁富強們’會被淘汰。總之,在奶業轉型升級過程中,散養戶理性退出、規模養殖數量增加是奶業發展的必然規律。”郭文分析道,“當然,作用于最終結果的,還有市場經濟本身的調節作用。”

  任潤田則斬釘截鐵地告訴記者:必須走規模化發展的路子。他認為,過去一家一戶單打獨斗的養殖模式早已不能適應新的市場環境,也不被產業發展所兼容。相對家庭式的散養模式,規模化、集約化的生產模式在抵御市場風險、節約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和產業效益等各方面都有著明顯的優勢。

  對于郭文、任潤田的分析,海高牧業有限責任公司的那仁有著切身的感受。在別人家的原奶賣到每公斤3元~4.3元的時候,海高牧業的奶卻可以賣到4.7元。“海高奶牛現存欄8000頭,每天可產奶900噸,直供蒙牛、伊利。奶越多收購價格越高。”那仁開心地說。

  那么,從散戶退出到奶業發展大范圍內實現規模化,還有多遠的路要走?“至少5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獸醫學院動物臨床繁殖學博士、基伊埃(上海)牧業科技有限公司牛場顧問張廷青稍作思考后,給出這樣一個答案。“當前很多散戶已經退出了,實現奶牛養殖的規模化,要面臨牛群重新組建、硬件設施重新設計、牛場人員的再次組建等問題,甚至包括最簡單的蓋牛舍,這些都需要時間。”

  必須轉變為現代奶農

  “要走規模化的路子,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張廷青強調,“現代化的牧場與現代化的人員必定是相匹配的,傳統奶農必須轉變為現代奶農。當前中國大部分農民還是傳統型農民,在專業技能、思想觀念等各方面都需要不斷提升。不過,農民不可能自然而然地轉變為現代農民,這需要多種因素的推進,比如政府的幫扶。”

  “傳統奶農必須要積極尋求自身轉變,以便在新形勢下找到適宜生存的辦法。”田季林的觀點與張廷青不謀而合。同時,他表態說,在推動土右旗奶業發展上,奶農們有什么需要都可以跟政府溝通。政府能做到的,馬上做;做不到的,想辦法也要做。

  重養更重保,優化養殖方式

  從客觀規律的角度講,推動事物由量變到質變的動力,除了內因外,外因也必不可少。那么,在奶牛養殖規模化發展的進程中,除了奶農自身的積極轉變外,有沒有什么外力同樣可以產生推力呢?

  華北制藥集團動物保健品有限責任公司銷售部副經理魏利輝提出了自己的思路——針對單一牧場的整體奶牛保健方案。方案包括由華北動保派駐技術人員了解牧場情況;技術人員反饋信息,專家團隊初步制定方案;專家團隊派人現場會診,確定可行性方案;技術人員駐場指導確保方案順利實施,并根據實際情況隨時調整方案,保證方案有效、可行。

  “我國的奶牛集約化養殖大規模擴張不足5年,各種經驗非常欠缺。且不說散養戶,即使現在具有相當規模的奶牛養殖場,都難有完善有效的奶牛保健體系。中國奶農‘重養不重保,重利輕投入’的觀念需要轉變。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我們應該利用自身優勢,幫助奶農優化養殖方式,從而加速奶農從散戶到規模化、從小規模到大規模的轉變,為推動我國奶業現代化發展做貢獻。”魏利輝分析說。

畜牧家禽網編輯:agronetld

首頁 打印 字體 [ ]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