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3/9/29 14:25:00 來源:中國畜牧養殖網 閱讀數:
(1)溫度: 在整個飼養期,要求雞舍的溫度保持恒定,而且各處的溫度最好都能均勻。溫度忽高忽低,或雞舍兩端溫度不一都會導致雞群發育不整齊。
(2)密度: 根據飼養方式不同,密度也有差異。春夏季節,一般普通雞舍每平方米可養10只,夏季炎熱季節,每平方米8只最好,普通雞舍網上平養每平方米10~12只,籠養14~16只;秋冬季節,普通雞舍地面平養每平方米10~12只,網上平養12~14只,籠養16~18只。
(3)光照: 在40日齡前采用18~20小時光照的,41日齡起將光照時間增加至22小時。
(4)濕度: 雞在育成期對濕度的要求不很嚴格,尤其是育成期和育成期以后的雞對濕度的適應范圍較大。此時最適的濕度是50%~55%。
(5)通風: 育成期的肉仔雞比較怕熱,如果溫度達30℃以上時雞的羽毛蓬亂,增重緩慢,或不增重,死亡增多。此時如不采取通風措施,雞將中暑死亡。炎熱的夏季應增大雞舍門窗的排風面積,增加飲水器,飲水器內經常有新鮮清涼的飲水,是避免肉雞中暑死亡的有效措施。
(6)飼料: 由中雛雞料向育肥料轉換時,也應當逐步改變。隨著日齡的不斷增長,對蛋白質的需求進二步減少,此時粗蛋白質應為18.5%,代謝能為13.39兆焦/千克,而且在飼料的搭配上要保持氨基酸的平衡。每天飼喂次數減少到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