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3/9/13 15:35:00 來源:中國畜牧網 閱讀數:
“前一陣通過鄉里幫忙從遼寧省引進了280頭西門塔爾牛,來提升合作社的奶牛品質,去年經過一年的改良,合作社增收了近40萬元。”新疆特克斯縣惠農奶牛養殖合作社理事長吳興華告訴記者。
8月23日,記者來到位于特克斯縣呼吉爾特蒙古民族鄉庫熱村的奶牛養殖合作社時,大門是緊鎖著的,所有的人都必須經過一個10平方米的房間進行消毒才能進入棚圈。六座高標準的養殖棚圈、兩萬立方米的青貯窖、加工飼草料設備、糞便無害化處理設備……這里盡顯現代化養殖技術的新景象。
“現在合作社的發展一切都正規化、標準化了,它已經成為村民改良奶牛的中轉站,村民把自家的土種牛和我們的品種牛進行更換,然后適當進行補助。經過一年的運作,品種牛產下的牛犢每頭可以賣到7000元,而土牛犢每頭能賣3000元。價錢一對比,村民對改良奶牛的積極性就更高了。”吳興華說。
特克斯縣呼吉爾特蒙古民族鄉是一個以農為主、農牧業結合的鄉,奶牛養殖業是該鄉傳統的增收產業,三年前,該鄉的農牧民以養殖當地土種牛為主,奶牛的良種率不到30%,經濟效益低,一年下來養幾頭牛的收入還不過萬元。
“現在鄉里的畜牧業已經由傳統畜牧業轉向現代畜牧業。近幾年,我們通過劣質畜種換優質畜種,折價后,交給合作社進行代養,效益很好,通過這種措施現在鄉里奶牛優質品種率達到65%以上。”特克斯縣呼吉爾特蒙古民族鄉黨委書記張利說。
據了解,為加大該鄉良種牛改良工作的力度,呼吉爾特蒙古民族鄉出臺了一系列相關優惠政策,例如,每改良1頭奶牛提供連續兩年貼息貸款4000元、每改良1只小畜提供連續兩年貼息貸款500元,加大牛羊品種改良力度。通過建立完善專業養殖合作社,堅持代養、托養和集中規模化、標準化養殖,充分利用合作社在資金、場地、技術、銷售等環節上的優勢,積極整合小規模養殖戶的牲畜、草場資源,將小規模養殖戶的劣質牲畜按照市場價格購進或作價飼養,這樣既提高了小規模養殖戶的養殖效益,又提升了規模化養殖水平。
“我們要充分發揮畜牧業大戶的示范帶動作用,力爭在全鄉形成集中養殖推動、示范大戶帶動、散戶跟進的畜牧業發展格局。”張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