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3/7/19 17:50:00 來源:搜狐 閱讀數:
7月15日,在寬甸滿族自治縣大川頭鎮新豐村孫成義的板栗園里看到漫山遍野的板栗樹下,生長著30多厘米高茂盛的綠草。“這些綠草任其生長,不會影響收益嗎?”面對記者的疑惑,孫成義樂呵呵地答道:“這可不是我偷懶沒割掉的野草,而是我家羊的"糧食"啊!”
由于絨山羊散放,導致其啃草啃樹毀壞植被,致使林地沙化嚴重、水土流失加重,破壞了生態環境,影響農民收入。近年來,寬甸推廣樹下牧草種植項目,有了這種牧草,就不用擔心羊啃草、啃樹破壞植被了。
孫成義是寬甸縣最早一批嘗試種植新型牧草的養羊戶。“培植牧草不需要太高的技術含量,只要及時施肥、割草,與給板栗樹打藥時間錯開,就能夠保證草的質量和產量。”他告訴記者,牧草生長期從5月一直能持續到10月,他養的150只羊全靠這15畝地的牧草。目前在寬甸,不少養羊戶除了在板栗園種牧草,也開始在梨園、山楂園種植牧草了,產量和質量也都不錯。
記者采訪時,正趕上縣草原監理站工作人員來查看孫成義家的牧草生長情況。站長張立元告訴記者,寬甸一直是絨山羊養殖大縣,村民們也有養羊致富的傳統。當時,全縣能有養殖戶8000戶,飼養量30萬只,年產值2億元,但是由于遼寧的“兩退一圍”政策施行,絨山羊養殖規模不斷縮小,縣里的絨山羊產業也受到了沖擊。
為了能挽救村民的致富產業,也為了保護林地水土,寬甸滿族自治縣草原監理站在2005年,選擇了有代表性果農近100戶,在2000多畝板栗園中,對20個牧草品種進行了篩選試驗。最終篩選出菊苣、苜蓿、稗子、墨西哥玉米等6個適合板栗園種植的優質牧草品種進行推廣應用。
如今,寬甸全縣種草面積累計達20萬畝,產草量達10億公斤,農民利用所種牧草養殖絨山羊、牛、鵝等7個品種,增加產值2億元,帶動種草養殖畜禽農戶2萬余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