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3/5/5 15:48:00 來源:中國畜牧網 閱讀數:
傳統的飼養法是0~6W喂雛雞日糧,7W后開始喂能量、蛋白水平均低于雛雞日糧的育成雞日糧:ME:11.91MJ/kg→11.70MJ/kg(即2.85→2.80)。P:19.0%→15.5%)。這種飼養方案不考慮每個雞群的變異,這就可能對體重、脛長不足的雞群構成*危害。
傳統飼養法的弊端:A.大多數雞群6W體重往往難達標。若變日糧則終生產蛋性能不佳。B.即便是6W體重達標,如果繼續喂雛雞日糧到8~10W,無非是每只雞多消耗2枚左右蛋的成本,但實驗證明這種投資是利大于弊。C.體重大的育成雞,特別是16W前體重大的雞高產性能好。16W前體重小,16W后“補償”增重的雞多是體格小而肥的雞,產蛋性能不佳。雛雞日糧可延長至8~10W。因為此期主要還是長骨骼、肌肉、內臟器官。即增加體重之有效成份。脂肪增加較小。這種延長飼養法可將體重不足并具有潛在問題的雞群使其體重達標,“補償”的生產效益十分顯著,可保證產蛋高峰期發揮*的遺傳潛力。我國2004年飼養標準要求7~8W繼續采用雛雞日糧標準。此后應用育成雞標準。9~18W:ME:11.70(2.8)MJ/kg,CP:15.5%。
根據目標體重、脛長的上限更換日糧類型。例如:褐殼雞6W的標準體重440~500g;白殼蛋雞360~400g。
以10W前體重、脛長同時達標、育成后期以體重達標為主來調整日糧。
培育16~18W體重大的雞群有利于高產:研究表明,給體重輕的雞組喂高營養日糧(CP:20%;ME:3000大卡(12.54MJ/kg),也不及體重大的雞喂低濃度日糧(CP:14%,ME:2600大K.10.87MJ/kg日糧)的產蛋性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