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3/4/19 13:39:00 來源:中國畜牧信息網 閱讀數:
如果你去港澳臺,你吃的豬肉極可能是長沙新五豐出品的;如果去俄羅斯或日本,店家告訴你這是湘潭偉鴻的豬肉;來湘旅游的游客購買東江魚、臨武鴨、洞庭湖大閘蟹等特產,已是必不可少的一個內容。由此,湖南養殖業的發展程度和水平可見一斑。
湖南是養殖行業的主力軍
湖南農業大學校長周清明介紹,目前,湖南省生豬出欄量居全國第二,調出總數全國第一。同時,全省5000萬頭生豬、500萬頭牛羊、6000萬羽家禽,已經實現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全省生豬優質率達90%,生豬規模養殖達到65%。
成形的養殖業地方集團軍
市場人士分析,湖南生豬養殖市場上,目前是唐人神、新五豐和大康牧業三分天下,小規模的家庭作坊式企業,占據著農村市場。
唐人神*的競爭優勢,無疑是“打造生豬全產業鏈”。新五豐在構建全產業鏈上也加快了腳步,收購廣聯公司股權,彌補公司在屠宰及冷庫、冷凍品交易市場等冷鏈物流中的缺失環節。大康牧業依雪峰山脈而建,使得大康牧業養殖的生豬,比那些普通養殖場里的豬,在質量方面有很大的優勢。
用科技手段養豬
過去,因為豬舍規劃不科學、養殖不規范,一個不到千頭的豬場,方圓幾十里都能聞到腥臭味。也正是由于科技創新力不足,在生豬養殖領域,僅僅停留在規模大階段,一直以來,世界優勢種豬體系里有“美系”、“加系”、“英系”、“丹系”,唯獨沒有“中系”,這也是中國作為世界豬肉產銷第一大國,在種豬發展中面臨的尷尬現狀。
瀏陽富華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豬場,是年出欄生豬上萬頭的規模養殖場,沒有一絲臭味,沒有糞水橫流,生物發酵豬舍的建設,實現了養豬糞污“零排放”,曾經的污染行業,做到了清潔生產。
向規模化、現代化養殖轉變
近些年來,我國畜產品價格波動劇烈、周期性明顯,“過山車”般頻繁變動的價格,對人們日常消費造成嚴重干擾。有專家分析指出,規模化養殖比例較低是造成畜產品價格波動的重要因素之一,規模化養殖是市場穩壓器。
湖南省養殖業協會鄒先生說,要實現養殖業現代化、標準化,規模養殖是主攻方向。“支持和培育知名肉類品牌做大做強,采取產銷聯建等形式,使加工企業與養殖基地形成共同發展的產業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