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3/3/22 11:37:00 來源:眉山日報 閱讀數:
近日,記者走進東坡區復興鄉邵子村生豬養殖戶袁發明的標準化養殖場,傳統豬場糞污橫流臭氣熏天的印象完全被顛覆,呈現在記者眼前的是一派干凈齊整的景象,豬舍一字排開,自動投料、自動供水等設施一應俱全,圈舍內的60多頭存欄豬長得滾瓜溜圓。
正在添喂飼料的袁發明樂滋滋地告訴記者,“去年生豬市場價格雖然有些波動,但我出欄的160頭肥豬,還是凈賺了5萬多元。”如今在該村標準化養殖小區,像袁發明這樣養豬賺錢的農戶比比皆是。這是東坡區在加快現代畜牧產業發展進程中,打造標準化規模養殖示范基地,提高養殖效益助農增收的一個縮影。
據統計,2012年東坡區共出欄生豬136.3萬頭,肉雞1543.6萬只,肉免2002.6萬只,分別比上年增長1.7%、7.2%、5.3%,累計實現畜牧業總產值39.8億元,同比增長10.3%,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62.3%,全區農民人均畜牧業收入3200元,比上年增收216元,現代畜牧產業穩穩挑起了農民增收的大梁。
2012年,東坡區被認定為第二批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并將生豬產業列入其三大主導產業之一,大力發展生豬產業。同時,為實現畜牧經濟大區向畜牧經濟強區的跨越轉變,東坡區以打造“生態型、設施型、效益型”標準化規模養殖示范基地為著力重點,結合多個畜牧養殖項目的實施,按照布局區域化、品種良種化、養殖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經營產業化“五化”要求,積極引進龍頭企業。依托龍頭企業的加工營銷體系,引導和幫助龍頭企業開發新產品,發展精深加工,開拓省內外市場和國際市場,打造名優品牌,進一步提升畜產品加工和流通的增值空間。
截至目前,全區已建成*標準示范場3個,省級示范場2個,年新增二雜母豬供種能力達到3萬頭,新建成生豬、肉兔、肉雞、奶牛、肉羊等標準化養殖小區31個,新發展年出欄生豬100頭以上的適度規模養殖戶150戶,年出欄肉雞1.5萬只以上的適度規模養雞戶86戶,年出欄肉兔4000只以上的適度規模養兔戶73戶。至此,全區適度規模畜禽養殖戶已達到4900戶,標準化養殖小區120個。
圍繞全面提升畜牧養殖科技含量和經濟效益目標,該區緊扣“科技進村入戶、助農增產增收”主題,去年共組織220名畜牧科技人員,分頭進駐全區23個鄉鎮,聯系260多個村,584個養殖場,57個畜牧企業,先后舉辦不同層次的養殖技術培訓班60余期,培訓養殖戶2856人次,提供技術指導326批次,發送技術資料11000余份,從而把最新實用的養殖方式和技術知識普及到養殖小區,推廣到千家萬戶。
如今,全區生豬、肉雞、肉兔良種化率已分別達到96.3%、96.9%、98.5%,養殖技術水平和質量效益大大提高,有效增強了畜牧業在農民收入中的比重。秦家鎮全省肉兔標準化規模養殖小區內的養殖大戶李坤告訴記者:“標準化規模養殖效益確實高,去年養兔至少賺3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