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3/1/29 9:46:00
來源:中國畜牧網
閱讀數:
【導語·中國畜禽網】重慶開縣通過及時補免補防,筑牢防疫屏障,加強技術指導,強化消毒滅源,加強疫病監測,提高預警能力,加強檢疫監管,防止疫情傳播,修訂應急預案,強化應急準備,及時兌現政策,強化無害化處理等措施做好冬春寒流天氣動物疫病防控工作。
當前正值冬春寒冷季節,寒流天氣給畜牧養殖業帶來一定威脅。為防止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發生,減少次生災害對養殖戶造成影響,保障畜禽生產安全,開縣畜牧獸醫局積極應對,采取有力措施,做好冬春寒流天氣動物疫病防控指導和服務工作。
一是及時補免補防,筑牢防疫屏障。堅持“預防為主”、以監定免,全面實施散養戶“三旬分類免疫”和規模場二次強化免疫制度。最近2個月以來,全縣各鄉鎮結合秋防免疫情況,對轄區漏免、補欄、超出保護期、公路交通沿線、邊界區域、免疫抗體水平達不到國家規定標準的散養畜禽及時進行補免,并督促、指導規模場全面開展口蹄疫、禽流感、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二次強化免疫,切實做到“應免盡免,不留空檔”,有效提高畜禽免疫抗體,打好防控基礎。
二是加強技術指導,強化消毒滅源。實行重大疫病防控獸醫定點聯系鄉鎮制度,嚴格執行掛牌、包片獸醫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度。1月份以來,全縣463名動物防疫人員走村入戶對所轄區域散養戶和規模場畜禽健康狀況進行巡查,宣傳有關動物疫病防治知識。同時,畜牧局組織專家和有關技術人員,迅速深入到養殖場(戶),指導和幫助養殖場(戶)做好畜禽防寒保暖、圈舍加固、消毒、科學補料和無害化處理等工作,清除養殖環境隱患,增強畜禽抵抗力,防止畜禽因低溫寒流應急引發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
三是加強疫病監測,提高預警能力。充分發揮疫情監測體系作用,各鄉鎮組織掛牌、包片獸醫和村級防疫員對轄區內畜禽養殖場(戶)、交易市場等高風險區域開展定期巡查,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加大對18個疫情監測點的電話尋訪頻次,縣動物衛生監督所和疫控中心充分發揮聯動機制的作用,相互通報縣外引種和引種動物免疫抗體檢測信息,以便于準確掌握全縣疫情動態,便于動物疫情的早發現、早處置。
四是加強檢疫監管,防止疫情傳播。切實加強產地檢疫、屠宰檢疫,加大對生產、經營、流通等環節的監督力度,嚴肅查處收購、運輸、加工、經營病死及死因不明畜禽及其產品的違法行為,嚴防疫情擴散,保障畜禽產品消費安全。加強跨省調運動物監管,嚴格執行免疫情況核查,調運前強化免疫、調入后隔離觀察等制度。以活畜(禽)交易市場為監管重點,定人定點督導市場嚴格執行定期消毒等防疫制度。加強養殖環節監管,嚴格動物防疫條件審查,督導規模養殖場嚴格執行消毒、免疫等防疫制度。充分發揮公路檢查站防疫堵源作用,依法嚴格對運輸動物及動物產品的車輛實施監督檢查。
五是修訂應急預案,強化應急準備。去年11月,縣畜牧獸醫局修訂完善了《開縣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預案》,進一步細化了應急工作方案,規范了應急處置程序。同時加強疫苗、消毒藥品、防護用品等應急物資儲備,強化應急儲備物資管理。加強重大動物疫情應急值守,保證信息渠道暢通。堅持領導帶班,對舉報動物疫情及時組織核查。確保一旦發生疫情,能快速反應,有序應對,果斷處置。
六是及時兌現政策,強化無害化處理。認真貫徹執行全縣生豬規模場無害化處理補助政策,掛牌(包片)獸醫對養殖場無害化處理工作進行100%監督,并做好登記、拍照、存檔等工作,縣畜牧獸醫局、縣財政局對鄉鎮上報數據進行100%核實監督并及時兌現補貼,確保了養殖環節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工作落實到位。同時,縣動物衛生監督所對經營病死豬的行為保持高壓態勢,進行嚴厲查處、嚴厲打擊,確保了畜禽疫病不擴散、不流行,鞏固了防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