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3/1/22 9:47:00 來源:阿里巴巴農業資訊 閱讀數:
林學兵,男,土家族,今年42歲,中專學歷,中共黨員,助理獸醫師,現為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賀家坪鎮畜牧獸醫技術服務中心堡鎮村鄉村獸醫,兼任堡鎮辦事處片區負責人,家庭居住賀家坪鎮馬鹿池村,自費租住于堡鎮獸醫室,方便于老百姓。
獸醫是一個古老而神秘的職業,被世人俗語為“閹豬佬”,但它是一個深受農民群眾歡迎的特殊群體,在23年前他選擇了鄉村獸醫這個行業,負責堡鎮片13個村民小組的牲畜“防、繁、管、治”業務工作。
在動物防疫工作中,林學兵恪盡職守,二十多年如一日,每年為農民所飼養的豬、牛、羊、禽等動物免費防疫,周而復始,跋山涉水,防疫注射牲畜達到3.4萬頭(只/次),診療、閹割動物數千頭;從業幾十年來為畜戶挽回直接經濟損失數百萬元,更可喜的是該村畜牧業生產得到了長足發展,養殖業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多年來,沒有發生重大動物疫情和安全責任事故。他還在工作實踐中經過多次試驗,探索出“繩套絞壓牛下頜交感神經保定法”受到業界公認;同時嚴把動物產地檢疫關,默默無聞地堅守“有疫不流行、有病不成災”的莊嚴承諾,確保動物健康和食品安全。他憑著優質的服務態度和防疫、檢疫、治療、閹割等各項過硬的獸醫技術,全心全意為當地老百姓服務,受到了廣大養殖業戶的一致好評。
原鄉鎮畜牧獸醫站,在鄉鎮綜合配套改革中轉制為民辦非企業,鄉村獸醫轉制后成為一種無編制、無工資,無任何補償的自由人,也是自費購買社保的“農民工”,工資來源僅有微薄的“以錢養事”勞務報酬(按防疫注射頭數計酬,年終兌現),雖然面臨這種社會地位最低、勞務工錢最低、工作環境最差的現狀,但山區農民畜牧產業發展、動物疫病防控、食品質量、公共衛生安全和社會和諧建設需要他們,當地農民更需要他們……
他憑著對農民利益而為的堅強信念,無論條件多么艱苦,他都無怨無悔,是他們用青春、汗水、熱血、智慧、傷痛譜寫了一曲又一曲新時代獸醫人壯麗之歌,這種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思、學習、敬仰。
在多年的獸醫生涯中,他始終堅持以農民增收為己任,刻苦專研業務技術,努力降低動物發病率和死亡率,全力保護動物健康,促進生產發展,一心為了當地鄉親,心甘情愿,任勞任怨,扎根于基層工作;在獸醫業務工作中積極推廣畜牧科技,加快品種改良,推進標準化規模化養殖新技術,扎實搞好動物防疫、檢疫,防控、醫療巡查等工作,為廣大養殖戶傳授先進的實用技術,引導山區農民適應市場經濟環境,駕馭市場規律,心系農民無怨無悔,情系老百姓的精神可歌可泣,成為新時期最美鄉村獸醫、新時代最可愛的人,正是這些非常平凡而普通的人,他們長年與各種牲畜打交道,工作環境又臟又臭,卻樂此不疲;他們的收入不高,幫扶弱勢群體,為了一份耕耘一份收獲,但在鄉村小路上留下了他們忙碌的身影。
林學兵許諾:農民只要一個電話,保證24小時隨叫隨到,及時出診,一定做到有求必應,不僅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我的工作沒有日夜、沒有晴雨,無論刮風下雨下雪,還是天寒地凍,雖然辛苦,只要鄉親們有需要的時候,我就一定會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處置,及時幫助養殖戶排難解憂是我*的欣慰。
2012年,中央電視臺10頻道《走進科學》欄目組,慕名來到長陽采訪,央視記者和他一起走村入戶,防疫打針、治療、閹割和消毒,真實記錄了他一天的日常工作,了解了他的喜怒哀樂,同感了這份平凡而又不可或缺的工作。真實地反映了千千萬萬個基層鄉村獸醫人員的工作現狀;詮釋了鄉村獸醫嚴謹的工作態度,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面對艱苦任勞任怨,對待業務精益求精,有著堅定執著的敬業精神,弘揚了畜牧獸醫職業道德和行業隊伍形象素質,值得我們敬仰和學習,也是最可愛的人。
同年,在一個月時間內,他失去了父母雙親,(而在老母親尸體沒有殯葬的情況下),他毅然決定赴武漢參加了全省村級動物防疫員防疫知識暨獸藥法規知識培訓班學習,不是不盡孝心,而是人生有很多的無奈,自古忠孝難兩全,愛崗敬業高于一切,農民的需求大于一切。
林學兵同志被推薦為 “中國杰出獸醫”候選人,先后榮獲中共宜昌市委“創先爭優優秀共產黨員”,湖北省“百名先進村級動物防疫員”稱號,獲得賀家坪鎮畜牧獸醫站科學養豬、飼料入戶推廣獎,同時,曾多次被市、縣畜牧獸醫局,賀家坪鎮委鎮政府,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評為先進村級動物防疫員、先進個人和先進工作者等榮譽。
他的事跡在中央電視臺、宜昌三峽電視臺、長陽電視臺等多家媒體披露,真實地再現了鄉村獸醫的艱辛;這種不計個人報酬,堅定理想信念,熱愛獸醫事業,樂于奉獻,為農民服務癡心不改的好獸醫,深受人們敬重,贏得了很好的口碑,受到各級領導,業務部門,農民和電視觀眾的高度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