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3/1/18 11:01:00 來源:中國畜牧獸醫報-中國農業新聞網 閱讀數:
河南省許昌市將發展新型現代畜牧業作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豐富城鄉“菜籃子”、破解“三農”難題的重要途徑,大力實施“規?;?、標準化、生態化、品牌化”戰略,積極實行新型現代畜牧業發展路徑,并取得明顯成效。
2012年,許昌市積極實施“千場百區標準化提升工程”,截至目前,已累計完成782家養殖場和78個養殖小區的改造提升工作,全市萬只以上蛋雞場發展到300家,萬頭豬場發展到50家,規模養豬和養雞的比重分別達到87%和96%,分別高出全省平均10個和19個百分點,占農業總產值的48.7%,畜牧業發展對農業總產值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5%以上。
2012年以來,該市初步規劃了6個畜牧產業化集群,其中生豬產業化集群4個,奶牛和肉牛產業化集群各1個。目前,襄城縣、長葛市、禹州市3個生豬產業集群已列入全省畜牧產業化集群發展規劃。其中,襄城縣生豬產業集群被河南省畜牧局命名為“河南省畜牧產業化(生豬)集群襄城試驗區”。
許昌市近兩年先后拿出1000多萬元用于標準化規模養殖場的改造,同時采取先建后補、以獎代補、錢物齊補、多建多補的辦法,統籌使用生豬調出大縣、肉牛養殖大縣獎勵資金,重點用于改造規模養殖場,規范提升畜牧園區。通過先進技術和一流設備的引進,確保了治污效果。去年以來,全市已改造提升規模養殖場382個,養殖小區38個。通過標準化改造提升,全市畜牧園區面貌一新,設施設備一流先進,生產管理科學有序,環境得到綠化美化,實現了“外部改造、內部提升、管理規范、高效安全”的目標。
為了推廣生態循環養殖模式,促進畜牧業生態化發展,許昌市采取“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積極探索委托轉包、股份合作、托管等新型土地流轉方式,推進農村土地向規?;?、生態化養殖場的流轉。目前,全市實施種養結合的養殖場達到178家,流轉或托管土地近10萬畝,帶動農戶1.5萬戶。同時加大零排放養殖、紅泥沼氣、雨污分流、干濕分離等清潔養殖新技術、新工藝的推廣力度。實施零排放模式的規模養殖場達到1021家,實施牧-沼-種模式的養殖場達到1905個,建設沼氣池2326口。
許昌市還著力打造畜牧名牌產品,促進畜牧業品牌化發展,去年以來,新增市級以上畜牧龍頭企業15家,新注冊畜產品商標21個,并打造出13個知名度高、區域性廣、潛力大、效益好的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