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3/1/16 10:48:00
來源:中國畜牧網
閱讀數:
棄商務農創辦兔子養殖基地
1月9日,淳口鎮黃荊坪村的一個山沖里,李鋒正忙著跟工人們一起,將一車的胡蘿卜一一搬下車。“這些都是兔子的口糧,每次都要拖4噸的胡蘿卜回來。”停下手中的活,李鋒說起了自己的“創業史”。
自學校畢業步入社會,李鋒就開始在通訊行業中“摸爬滾打”,從瀏陽起步,一點點地將自己的生意做到了長沙。正當通訊生意做得風生水起之時,李鋒卻決定重回瀏陽創業,而目標就是獺兔養殖。這樣的決定,讓所有人都大跌眼鏡。
“剛開始有很多人都不理解也覺得我做不了,畢竟我從小就生活在城區,對于農業農村了解甚少,更別說要去從事養殖,但是,我覺得這才是我該走的路。”李鋒說,其實他做此選擇并非率性而為,而是經過了一番仔細考察的。
“獺兔和家兔相比,其更大的優勢在于毛皮,是一種典型的皮肉兼用兔。”李鋒介紹,獺兔因其毛皮酷似珍貴毛皮獸水獺而得名,其毛皮具有“短、平、細、密、美、牢”六大優點,是取代野生獸皮的高檔裘皮原料,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
“按照現在50元/張的市場價格,一張獺兔毛皮就足夠其飼養成本,剩下的兔肉就是純利潤了。”在2011年10月,李鋒決定投入200多萬元,在淳口鎮黃荊坪村租下20畝地,建設起了標準化的獺兔養殖基地,還專程從江蘇一家*重點種兔場引進了2000只種兔開始飼養。
科學養殖希望以此致富一方
經過消毒、換衣,記者進入了獺兔養殖場,只見一排排兔籠整齊干凈,一只只皮毛白亮光潔的獺兔正豎起耳朵、直直地瞪著眼。
“兔子生性膽小,所以見到生人總是比較警惕。”李鋒介紹,由于他此前從未涉足農業,所以要細心耐心地飼養兔子,起初的確有些不適應,也曾因為不夠細心而遭受過損失。一次,由于養殖場的大門未關嚴實,一只狗闖進了欄舍內,“結果有好幾只兔子都被嚇死了。”
出了問題后,李鋒拿出了經商時的干勁,不僅加強了養殖基地的管理,還花4000元/月請來了養兔技術人員,在獺兔養殖方式上進行了規范。
“你看,我們每一個兔籠上面都有一個信息卡。”技術人員張志明拿起一個懸掛在兔籠外的小卡片介紹,卡片中不僅有母兔的編號信息,還有配種日期、產仔數量等,“這其實是為了便于精細化管理,確保每只獺兔都能正常生長。”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如今,李鋒的養殖場已成規模。不過,李鋒并不滿足于此,他說,目前他的養殖場主要還是銷售活兔,這是養殖產業鏈中比較低的鏈條。他打算利用2-3年的時間,陸續推進養殖基地二、三期建設,建起宰殺廠、兔肉加工、毛皮加工等一條龍產業鏈,從產業鏈的低端走向高端,帶動當地更多的村民從獺兔養殖中實現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