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3/1/15 9:36:00 來源:畜牧人才網畜牧 閱讀數:
【導語·中國畜禽網】在“2012食品安全科技論壇暨食品安全戰略聯盟工作會議”上,農業部畜牧業司副司長楊振海指出,畜產品總體安全穩定,但隱患不少。但各界需要全面正確看待食品安全,并為之出力,當好食品安全的衛士。
近年來,我國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肉類和禽蛋產量居世界第一位,奶類產量居第三位。在“2012食品安全科技論壇暨食品安全戰略聯盟工作會議”上,農業部畜牧業司副司長楊振海指出,畜產品總體安全穩定,但隱患不少。然而,隨著近年來食品安全出現的一些問題,社會上的議論存在“聽風就是雨”的現象。
畜產品總體安全但需注意隱患
2011年農業部對全國31個省(區、市)88個大中城市豬牛羊禽蛋5大類產品進行監測,重點檢測“瘦肉精”和獸藥殘留,畜產品總體合格率99.6%,比2001年提高了30多個百分點。2009年以來,農業部全面開展奶站清理整頓,奶站數量從2萬多個減少到1.3萬多個,淘汰數超過1/3。2011年對各地的奶站進行了全覆蓋監督抽查,重點檢測三聚氰胺等非法添加物和霉菌毒素、重金屬等,合格率達100%。
在我國,生豬養殖戶約有5900萬,65.5%的生豬由年出欄500頭以下的中小養殖戶提供。而美國分別為7萬和3.5%。這就是畜產品安全隱患所在。受利益驅使,一些人對國家明令禁止的行為明知故犯。一些畜禽養殖戶文化水平低,假劣飼料獸藥識別能力差,制度執行能力差。存在非法添加(如“瘦肉精”)、不按規定使用投入品(如獸藥殘留)、不能有效防范非人為問題(如黃曲霉毒素)現象。不少縣市檢驗檢疫機構缺人、缺設備、缺基本經費。
無中生有不實信息危害大
2010年8月,個別媒體在沒有任何權威數據來源的情況下,報道圣元奶粉含有性激素,引起國產奶粉消費恐慌。經查實是被雇傭的網絡“水軍”散布的謠言。從科學的角度看,奶粉中人為添加激素完全沒有必要,奶粉作為動物產品含有微量性激素十分正常,沒有體內性激素的正常分泌,奶牛不可能產奶。
2011年3月,個別媒體看到農業部公布的生鮮乳監測計劃中有皮革水解蛋白這項指標,憑空推測我國牛奶出現了“皮革奶”問題,并將2009年上海質檢部門查處的一起乳品中非法添加皮革水解蛋白案件拼接到一起報道,對產業造成了負面影響。經查,衛生部根據2009年查處的案件將皮革水解蛋白列入非法添加物名單,農業部從當年開始列入生鮮乳監測計劃,連續3年檢出率為零,并向社會公布了結果。出于防范風險的目的,后續計劃繼續保留這項指標。
畜產品安全事件影響產業發展
畜產品質量安全事件危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損害政府公信力,更嚴重的是沖擊和影響行業發展。據統計,三鹿奶粉事件后,全行業減產、停產,數萬名職工下崗,240多萬戶奶農殺牛倒奶,2009年乳制品進口比2008年增加了70.6%,進口品牌奶粉頻繁提價。畜產品安全事件會造成消費信心下降,繼而尋找更昂貴的替代消費品,影響生活質量。同時,農產品賣不出去,影響生產者的積極性,進而影響畜產品供給大局。
激素不允許作為飼料添加劑
歐盟批準使用的飼料添加劑有2000多種。截至2011年底,我國農業部批準使用的飼料添加劑不到300種,包括氨基酸、維生素、礦物元素、酶制劑、微生物、非蛋白氮等營養性添加劑和抗氧化劑、防腐劑、著色劑、穩定劑、多糖和寡糖等一般性飼料添加劑,沒有一種是激素。
各種可能在畜禽飼料中添加的激素類物質都列入了禁用目錄,被納入監測計劃。楊振海說,飼料添加劑有著嚴格的審批制度。新研制的飼料添加劑投入生產前,研制者必須向農業部提出新產品審定申請,并提交由農業部指定機構出具的安全性評價報告和飼喂試驗報告。向我國出口中國境內尚未批準使用的飼料添加劑,在向農業部申請登記時,也應參照新飼料和飼料添加劑審定標準,提供安全性評價報告和飼喂試驗報告。
楊振海說,只有確認對動物無害、不會在畜產品中殘留的物質,才能批準作為飼料添加劑生產使用。
從有啥喂啥到缺啥補啥
楊振海說,畜禽正常生長對能量、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等數十種營養物質都有特定需求,任何一種物質不夠都會成為短板,影響其他物質的有效利用和動物生產性能的發揮。目前的動物營養研究已弄清特定動物特定階段對各種營養物質的需求和飼料原料中營養物質的含量,為平衡飼料中的營養物質比例提供了依據。
現代飼料工業可以生產出氨基酸、微量元素、維生素等飼料添加劑,為實現“缺啥補啥”和調動畜禽生產潛能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從有啥喂啥到缺啥補啥,畜產品生產的飼料利用效率提高了20%~30%。
業內人士認為,轉變畜牧業發展方式,需要走精細化、集約化、產業化的道路,要構建六大體系,即畜禽標準化、牧草種業、現代飼料產業、飼料和畜禽產品質量安全、現代畜牧業服務、草原生態保護。只有良種、良法、良料相結合,才能使畜產品的生產水平提高,質量安全改善。而各界要全面正確看待食品安全,并為之出力,當好食品安全的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