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3/1/9 11:46:00 來源:國際新能源網 閱讀數:
賣豆漿賣出化工原料貿易公司,親大哥的一句話讓他開始養殖之路,朋友的推薦,他又涉足太陽能行業。無畏無懼,敢闖敢拼,敏銳的商業嗅覺,在濟南鑫龍海工貿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元務身上,除了這些商人的特質,記者還看到了一個從農村走出來的商人純樸善良不忘本的一面。
12月24日,記者來到曲堤鎮的濟南鑫龍海種鴨孵化基地。“今年種鴨的行情不好,去年賺了200萬,今年賠了300萬。”張元務說,相信明年行情會轉好。
賣豆漿油條發家成立化工貿易公司
張元務告訴記者,他1969年出生于曲堤鎮喬家村,有5個兄弟姐妹,他排行老四。張元務小時候家里條件特別差,家里吃飯都困難。他一直都對做買賣比較感興趣。結婚后,他帶著媳婦的500元“磕頭”錢去濟南打工。一開始他賣豆漿、炸油條,賣啤酒。后來又去廣州、東營干建筑干了一年。第三年,他又回歸老本行,賣豆漿、炸油條。炸油條時,他發現濟南明礬一袋65元,而濟陽只需45元。他考慮到,食品行業鹽堿礬用量大,他便從濟陽拉貨到濟南市區賣,賺取中間的差價。干了一段時間后,他就在濟南開了個門頭房。最初,張元務做的主要是食品行業的添加劑,鹽堿礬、小蘇打等。他還帶動不少親戚從事化工原料貿易。
賣明礬時,張元務認識了不少做化工原料生意的朋友。之后,他跟這些人學習制作餐洗劑、洗衣粉。學會后,他自己并沒有生產,依舊賣原料,“生產商從我這進原料,我免費提供配方給他們”。“這些餐洗劑和洗衣粉沒有牌子,是散裝的,工藝可能要比牌子的差些,但好用。”他說。產品市場主要是酒店、洗衣房。目前,他經營的化工原料品種有100多個。
“我從事這行生意十幾年,*的一個優勢就是直接從廠家進貨,批發給供應商。”張元務告訴記者。
建起全市規模*的種鴨場
張元務是個熱心腸的人,親戚朋友街坊鄰里有困難,他總是慷慨解囊。有一回過年時,在老家種地的大哥張元亮提出,希望他能在家鄉建個廠子,張元亮幫忙照看。張元務說,他考慮到在家鄉做生意,不能自己得利讓別人吃虧,污染的產業不能干,他想到了養殖。張元務說,搞養殖,規模不能太小。通過多方打聽,鄰村的一個朋友向他推薦國道220線與曲白路交匯處的占地117畝的廠子。這片地原來是個窯廠,到處都是水塘、大坑,張元務用了一年的時間整治填平土地后。
確定搞養殖,但具體養什么,張元務一開始也沒頭緒。看到水塘后,他覺得養鴨養魚都是不錯的選擇。他便到濟陽周邊的養殖市場進行考察,很多人建議他要想把養殖業干大干強,養種鴨是最好的選擇。種鴨生的蛋一般是幾毛錢一個,但孵出的小鴨根據不同行情,行情好的話能賣到9元一只。
2010年11月,張元務買了15000只種鴨。這批種鴨的鴨苗已經全賣完了。張元務表示,第一批種鴨時,一只鴨苗能賣到7元錢一只。今年行情不好,鴨苗不值錢,最低時鴨苗5角到1元不等,最好的行情時3元一只。他解釋,造成這種局面是因為今年肉產品行情不好,肉價一旦下降,鴨苗鐵定行情不好。今年直接賣鴨蛋要比賣鴨苗賠得少些,一個鴨蛋的成本一塊二三,孵出來的一只鴨成本兩塊五,低于兩塊五就得賠本。張元務一個月最多能賠50萬元。
目前,張元務還養著4萬只鴨。
開發能用于飲水的太陽能
從化工原料到養殖種鴨,張元務沒有停止擴展的腳步。偶然的機會,他通過化工原料的朋友了解到趙鳳雛發明的新能源太陽能飲水工程。他了解后,覺得前景不錯,與朋友合伙,利用專利技術生產新型太陽能熱水器。張元務告訴記者,剛開始他考慮到目前市場上已有幾家比較知名的太陽能熱水器生產企業,因此他有些猶豫。朋友的一句“不要以為別人比你厲害,你就不敢去超越他。”讓他有了斗志。
張元務投資3000萬在養殖場邊上建起廠房,預計明年5月就能投產。他解釋,太陽能熱水器里的水只適合洗澡,不適合飲用。因為太陽能熱水器的水每天不能全部用空,經過反復加熱,產生的有害物質較多,如亞硝酸鹽。不僅如此,太陽能熱水器的水存儲時間過長還容易滋生細菌,如果飲用會引發腸道疾病。而他們將在太陽能熱水器內增加一套管子,用熱水器內的水將該管子內的水加熱用于飲用。
“該設備比一般的太陽能熱水器價格略高,但可實現洗澡、飲水兩不誤。”張元務說,該設備也可用于學校、醫院等用水量大的單位。以一個5000人的學校為例,每年每名學生的水費約需要150元,用了他的設備后,每年每名學生只需要50元。
另外,張元務還告訴記者,使用該設備,飲用水不能達到100攝氏度,只能達到60攝氏度左右,其余熱量仍需要用電來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