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3/1/9 11:44:00 來源:衡水新聞網-衡水日報 閱讀數:
近日,筆者走進景縣安陵鎮后村孫玉強的養鴨大棚,只見數千只小鴨子追逐嬉戲,惹人喜愛,看著眼前的小鴨子,孫玉強高興地說:“俺有了自己的事業,渾身有使不完的勁。”
孫玉強是后村一名地地道道的農民,過去主要靠種地為生,農閑時打點兒零工,一年下來基本只夠一家幾口人的吃穿。他也曾想過搞點副業補貼生活,但始終未能如愿。2011年,在聽到本村被列為扶貧重點村的消息后,孫玉強仔細詢問扶貧扶持政策,決心借機搞一番事業,改善自己的生活條件。創業的想法有了,但沒有技術、沒有資金的孫玉強,搞什么項目、什么項目適合自己卻成了擺在面前的一道難題。
2012年4月份,縣扶貧辦組織38個扶貧重點村村干部及部分村民代表到山東參觀養鴨。在實地參觀后,孫玉強了解到,農戶養鴨可與山東的企業簽訂合同,實行訂單養殖,企業負責技術、飼料供應,農戶只負責建棚費用,成品鴨按合同價收購,農戶不承擔風險。加上扶貧資金的支持,他當即表示發展肉鴨養殖項目。
回家后,孫玉強沒有猶豫,迅速籌集建棚資金,與山東的企業商談合作事宜,很快養鴨大棚建起來了。孫玉強的養鴨大棚占地兩畝,投資7萬元,養鴨一茬可達6000只,一年能出售6至8茬,每茬每只保守利潤在1.7元,每茬純收入在1萬元以上。到目前,他的鴨棚已出售成品鴨2茬,第三茬鴨苗已放入棚中,預計收入超過2萬元,去年年底基本收回投資。由于鴨棚是一次性投資,良好的收入預期讓孫玉強信心十足。
良好的效益最具說服力。看到孫玉強養殖肉鴨賺了錢,其他農戶紛紛表示也要搞肉鴨養殖,村里也調整出土地為農戶搞好協調服務。在孫玉強帶動下,如今后村越來越多的貧困戶已加入到養殖肉鴨致富的隊伍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