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12/7 10:57:00 來源:中國畜牧網 閱讀數:
淄川區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為解決畜禽養殖污染問題,采取多種措施,狠抓污染治理,成效顯著。
加強有效監管,確保規模養殖場污染減排。一是嚴格執行畜禽養殖業環境準入制度。凡新建、擴建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和審批制度。未批先建且已建成的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環保部門要督促其落實治理措施,并依法補辦相關審批手續;二是認真落實“三區”制度。嚴格按照《山東省畜禽養殖管理辦法》、《淄川區畜禽養殖布局規劃》要求,對畜禽養殖業發展進行合理規劃布局,科學劃定畜禽禁止養殖區、控制養殖區、適合養殖區。禁養區內不得新建畜禽養殖場,已建成的畜禽養殖場要限期“關、停、并、轉”。控制養殖區內要嚴格控制畜禽養殖場的規模和數量。適合養殖區內要引導發展適度規模養殖,確保環境不受污染;三是加大畜禽養殖業環境監管力度。環保部門和畜牧獸醫部門將規模化養殖場納入日常監管范圍,采取專項督查、動態監管和聯合執法等多種方式,依法查處畜禽養殖場各種環境違法行為。對已完成治理的規模養殖場,要確保治污設施正常有效運行。對未治理的規模養殖場,要責令其限期治理并進行通報。
堅持標本兼治,促進畜牧業與環境和諧發展。一是大力推行生態種養結合模式。根據我區養殖業和種植業實際情況,努力做好生豬、肉牛、家禽等排泄量大的畜禽養殖與水果、蔬菜、經濟林種植結合工作,推廣排泄物資源化利用的成功經驗,以達到減量化和無害化的目的。二是廣泛運用資源循環利用技術和畜禽養殖清潔生產技術。采用科學合理的飼料配方和環保節約型飼料技術(譬如能繁母豬發酵飼料濕喂技術等),提高畜禽飼料利用率,抑制、分解、轉化排泄物中的有毒有害成分。科學改造畜禽房舍結構,推廣科學的生產工藝,實現固體和液體、糞與尿、雨水和污水三分離,降低污水生產量和污水氨、氮濃度。
推廣生態養殖,建立環保型畜牧業。通過推廣立體養殖模式,建立生態養殖場,如畜林(果)種養結合、生物發酵床零排放畜禽養殖技術等,因地制宜,不斷延長生物鏈,這樣既能做到充分利用廢物,又能就地解決畜禽糞便污染。鼓勵發展草食動物,積極推廣秸稈養畜。鼓勵在遠離人口集中居住地和飲用水源保護區外的地方發展生態養殖,并通過發展沼氣、種養結合等措施,實現養殖糞污的減量化排放、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
加大扶持力度,提高資源化利用與無害化處理水平。區政府及有關部門制定促進畜禽養殖場污染治理和畜禽排泄物資源化利用的扶持政策,加大財政扶持力度。一是加大對畜禽養殖場污染治理的支持力度。結合生豬標準化規模場改擴建、“菜籃子”項目建設、標準化示范創建“四級聯創”等中央、省、市扶持政策,鼓勵和支持養殖戶自主建設治污工程,嚴把驗收關,合格的給予一定補助。鼓勵和支持養殖戶自主創新或引進新技術新工藝,有重大貢獻的給予一定獎勵。支持生態養殖小區和生態農場建設,按規劃建設的,給予財政補助。二是加大對畜禽排泄物資源化利用的支持力度。鼓勵使用有機肥,對合理利用有機肥及沼渣、沼液的種養大戶給予一定的財政補助。支持生態規模養殖場建設,按標準建設的,予以政策傾斜與財政補助。另外,區政府及有關部門認真研究落實畜牧業用地政策,千方百計解決生態養殖小區、生態養殖場規模化建設的用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