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12/7 10:55:00 來源:中國畜牧網 閱讀數:
近年來牛肉市場需求旺盛,發展肉牛產業具有市場、資金、政策等優勢,發展潛力巨大;但鑒于土地、飼料資源短缺和養牛業基礎薄弱等因素的制約,大規模發展有一定難度。淄川區因地因時制宜,采取五項措施,調結構、優布局、強措施,促進了肉牛業持續快速發展。
一是加大了促進肉牛產業發展的扶持力度,淄川區政府出臺了扶持畜牧業發展政策意見,重點扶持秸稈養牛和畜禽產品深加工。對于新建標準化生態養牛場,年末存欄肉牛100頭以上,200頭以下的,獎勵3萬元;年末存欄肉牛200頭以上的,獎勵6萬元。原肉牛養殖場年末存欄增加100頭以上的,獎勵3萬元。對投資建設畜禽產品深加工的項目,固定資產投資在500萬元以上,且達產達效的,給予一次性扶持獎勵。二是 “三新”增創新優勢。打破過去那種“戶繁戶養、千家萬戶”局面,著力構建了“專業戶繁殖、規模場育肥、合作社服務”的新型飼養方式;抓住“小城鎮建設”環境綜合整治機遇,引導實現了“退戶進區”的新型養殖形式;摒棄西門塔爾雜交牛、利木贊國外品牌,在積極發展國內魯西黃牛、渤海黑牛知名品種的基礎上,大力引進了“山東黑牛”新品種,致力于核心群體多樣性,進一步奠定了淄川肉牛產業發展基礎。三是加快推動實施肉牛定點屠宰步伐,加強屠宰管理,徹底杜絕牛肉注水現象;加強對肉牛使用違禁藥物和飼料添加劑的監管,全面提高牛肉質量安全水平。四是從淄川區資源和市場、養牛業基礎條件實際出發,把優質、高檔牛肉生產作為發展肉牛產業的重點,走“內外結合、易地育肥”的道路。五是加強對肉牛產業發展的引導,避免一哄而上。提高肉牛產業準入門檻,高標準、高起點建設一批標準化肉牛養殖場,把優質、高檔牛肉產業培育成淄川區畜牧業新的亮點。六是在國內肉牛主產區建立穩定、安全的架子牛供應基地。
今年,淄川區肉牛養殖科技含量和效益不斷提高,養殖規模不斷擴大。肉牛飼養量和出欄量分別達到 1.59萬頭和0.8萬頭,比去年的0.78萬頭和0.42萬頭分別增加0.81萬頭和0.38萬頭,增長103.85%和90.48%。養牛效益從平均每頭1200元增加到1500元,增長25.00%。至目前,全區牛存欄量為1.59萬頭,出欄量0.8萬頭;牛產業增加值696萬元,純收入12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