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11/27 11:16:00 來源:中國畜牧網 閱讀數:
今年以來,各級畜牧部門按照“兩個千方百計”和“兩個努力確保”總體要求,強化監測預警,狠抓政策落實,扎實推進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切實加強質量安全監管,現代畜牧業建設取得了新成效。預計全年肉蛋奶產量將分別達到8220萬噸、2834萬噸和3868萬噸,同比分別增長3.3%、0.8%、1.5%,在飼料和飼養成本大幅攀升的情況下,畜產品市場供應充足。由于上半年生產能力相對偏高,生豬、雞蛋等畜禽產品價格持續下降,明顯低于去年水平,養殖場(戶)一度出現虧損,目前已經扭虧為盈,全年總體可望保持盈利狀態。
生豬生產穩定增長,產能比較充足。據對4000個生豬養殖村的定點監測,9月份生豬存欄889萬頭,同比增長1.5%;1月~9月,累計生豬出欄1450萬頭,同比增長1.1%。由于前期豬價低迷,5月~7月,生豬養殖普遍處于虧損狀態,從8月開始,養豬效益有所回升,9月份每出欄一頭商品肥豬可獲利35元左右,處于保本微利狀態。近期,豬價有所回落,主要原因是中秋節和國慶過后消費下降所致,與正常年份規律一致。據監測,10月份全國集貿市場活豬和豬肉價格同比分別下跌21.6%和19.7%。國家統計局公布10月份CPI同比上漲1.7%,創下33個月以來的新低,豬肉價格環比上漲0.2%,同比下降15.8%,影響CPI指數下降0.6個百分點。
綜合當前生產情況和價格周期判斷,生豬和能繁母豬存欄已分別連續16個月和12個月同比增長,產能比較充足。生豬價格總體處于本輪價格周期的下行通道。后期受元旦、春節等傳統節日消費的拉動,豬價可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上漲,但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
蛋雞過剩產能基本釋放,養殖戶開始扭虧為盈。由于行情低迷,上半年蛋雞養殖虧損嚴重,一些養殖場(戶)不得不減少養殖量。據對500個蛋雞養殖村的定點監測,去年12月至今年6月,產蛋雞存欄連降7個月,7月份開始逐步趨穩回升;9月份被監測村的產蛋雞存欄1722萬只,同比下降6.7%。1月~9月,累計雞蛋產量達17.8萬噸,同比基本持平。9月份,定點監測養殖戶每只產蛋雞月獲利1.57元,連續虧損7個月后,8月~9月扭虧為盈,但1月~9月每只產蛋雞累計仍虧損5元左右。
綜合分析,今年蛋雞生產已完成從過剩向平衡的調整過程,目前種雞生產和銷售平穩,1月~9月,在產祖代種雞平均存欄超過50萬套,雛雞苗生產有保障,后期雞蛋市場供應能力充足。今年的雞蛋價格走勢明顯呈需求拉動型特征,預計目前雞蛋價格仍將延續穩中有降的態勢,元旦、春節消費高峰之前,價格可能出現反彈。
奶牛生產總體平穩,成本上漲導致養殖效益明顯下滑。據對主產區250個奶牛養殖村的定點監測,9月份奶牛存欄18.5萬頭,環比下降0.6%,同比下降3%。存欄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一些散養戶由于成本壓力退出奶牛養殖。散戶退出的同時,生產水平有所提升,1月~9月,累計生鮮乳產量達37.6萬噸,同比增長1.4%。從價格情況看,今年以來,生鮮乳價格基本保持平穩,但飼料等養殖成本呈持續上升態勢,擠壓了奶農的利潤空間。據對750個奶牛養殖戶的定點監測,1月~9月,每公斤生鮮乳銷售價格為2.98元,同比上漲1.5%;每公斤生鮮乳生產成本2.67元,同比上漲5.3%;平均每公斤生鮮乳獲利0.31元,按一頭奶牛年產5噸計算,年獲利約1550元,同比下降25.6%。
總體看,當前奶牛生產運行較為平穩,但成本上漲給一些中小奶牛養殖戶帶來了較大壓力,效益下降會加速中小養殖戶的退出。
肉牛存欄下降,肉羊生產平穩,牛羊肉價格持續高位運行。據對主產區250個養牛村的定點監測,9月份肉牛存欄14.9萬頭,比年初下降5.1%,其中能繁母牛存欄6.3萬頭,連續6個月下降,比年初下降6%。今年肉牛養殖效益雖有所回升,但對生產的刺激不明顯,散戶退出較快,這也是肉牛存欄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9月份監測村養牛戶比例為8.8%,同比下降1.6個百分點。相比之下,養羊業由于生產周期相對短一些,行情看漲對生產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據對主產區500個養羊村的定點監測,9月份能繁母羊存欄22.7萬只,比年初增長0.5%。
從今年價格走勢看,春節后牛羊肉價格有所回落,與往年的季節性波動規律保持一致,但今年牛羊肉價格反彈回升明顯提前。據監測,今年2月底至3月初,牛肉價格已觸底反彈,較往年的5月~7月大幅提前。10月份全國牛羊肉價格分別為45.85元/公斤和53.92元/公斤,同比分別上漲25.1%和22.5%。隨著消費群體的擴大和需求不斷增長,牛羊肉市場供應壓力仍然較大,預計春節前牛羊肉價格將呈持續上漲態勢。
從全年形勢看,畜牧業增產保供給已經無憂,在增產的同時如何促進增效增收、在保障總量供給的同時如何促進結構平衡、在加快畜牧業轉型的同時如何促進平穩健康發展等方面仍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問題,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共同關注,合力解決。一是飼料原料價格上漲推高養殖成本。成本上漲與價格下行對養殖效益形成雙重擠壓,部分養殖場(戶)出現階段性虧損。長遠看,這種趨勢很難逆轉,養殖場(戶)面臨艱難的選擇。二是散養戶加快退出加大了保供給壓力。受養殖成本上漲、比較效益偏低、就業渠道增多、養殖風險增大和機械化水平提高等影響,近年來散養戶退出趨勢明顯。散養戶退出造成的畜產品生產缺口,要求規模養殖要保持一定的發展速度來彌補,對畜牧業生產轉型升級提出更高的要求。三是養殖效益下滑有可能進一步增加疫病風險。今年以來,口蹄疫、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雖呈下降趨勢,但發病風險仍然存在。隨著價格下行和養殖效益的下降,一些養殖場(戶)可能會出現防疫積極性下降、飼養管理跟不上的情況,這樣疫病風險就會增大。四是牛羊肉生產發展緩慢,跟不上快速增長的需求。近年來,牛羊肉價格總體呈上漲態勢,養殖效益逐步好轉,但仍對生產刺激不足,生產發展仍滯后于需求的增長,牛羊肉生產供應結構性、季節性偏緊等問題還有待進一步解決。五是用地難、融資難、雇工難和環保問題越來越突出。養殖用地緊缺,規模養殖擴張緩慢;貸款門檻高、利息高、額度小,養殖企業融資無門;管理技術人才短缺,雇工成本大幅上漲,環保設施建設和運營成本不斷提高。部分地區已將養殖污染納入“十二五”控制指標,一些地方不斷出臺禁養限養措施,畜牧業持續發展的壓力越來越大。
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將繼續圍繞“保供給、保安全、保生態”中心任務,著力推進畜牧業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和信息化進程,增強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強化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加快現代畜牧業建設步伐。企業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是產業發展的核心力量,企業興則產業興,畜牧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有賴于各位企業家共同攜手、共同努力。
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國內經濟形勢,飼料行業牢牢把握現代畜牧業建設深入推進的戰略機遇,積極主動轉變發展方式,有效應對原料價格持續上漲等困難,繼續保持平穩發展勢頭,全行業呈現出產量穩定增長、質量穩步提高、素質不斷提升的良好態勢。據農業部跟蹤監測,前三季度全國工業飼料總產量達1.43億噸,同比增長7%。綜合各方面的情況具體分析,飼料工業的運行呈五個特點,概括起來為“四快一穩”。
一是配合飼料產量和比例快速增長。前三季度,全國配合飼料產量達1.21億噸,同比增長9.3%;濃縮飼料產量達1750萬噸,同比下降6.9%;添加劑預混合飼料產量達460萬噸,同比增長2.2%。從產品結構看,配合飼料占飼料總產量的比例達84.5%,同比提高2個百分點,近5年已累計提高9個百分點。
二是豬飼料產量和比例快速增長。前三季度,豬飼料產量達5770萬噸,同比增長14%;水產飼料達1350萬噸,同比增長8%;蛋禽飼料達2380萬噸,同比增長1.3%;肉禽飼料達3940萬噸,同比增長1.0%;反芻飼料達600萬噸,同比增長3.4%;其他飼料為240萬噸,同比增長4.3%。2007年以來,豬飼料年度增幅一直保持在14%左右,占飼料總產量的比例從32.4%提高到40.3%,累計提高近8個百分點。
三是大型企業飼料產量和營業收入快速增長。據對重點企業跟蹤監測,今年1月~8月,月產10萬噸以上企業的飼料產量同比增長8.5%;月產1萬噸~10萬噸企業的產量同比增長5.4%;月產1萬噸以下企業的產量同比下降14.9%。從飼料行業上市公司的半年年報看,飼料產銷量和營業收入增長率大都在20%以上,部分企業達到50%左右。
四是飼料原料價格和經營成本快速上漲。年初以來,豆粕價格持續上漲并創出歷史新高,9月份采購均價每噸為4480元,與1月份相比漲幅達44%;其他蛋白飼料原料價格順勢上漲,魚粉1月~9月,累計漲幅達23%。玉米和麩皮價格也呈上漲態勢,9月份的采購均價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上漲10.1%和19.1%。另外,從上市公司半年年報看,飼料企業管理、銷售等營業成本增幅達30%以上。與快速上漲的成本相比,不同畜種飼料產品價格漲幅只有5%~7%左右,行業毛利率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
五是飼料質量安全狀況保持穩定。今年上半年,農業部共組織抽檢商品飼料3605批次,質量衛生指標合格率為95.5%,同比上升0.4個百分點;從生產、經營和使用環節抽檢飼料樣品4717批次,“瘦肉精”等禁用物質檢測合格率為100%,飼料質量安全總體狀況穩中趨好。但是,在各級飼料管理部門的日常監管中,也發現極少數企業超范圍使用藥物飼料添加劑等違法行為。
從前三季度及近幾年的發展形勢看,面對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加速發展、飼料原料供應約束趨緊、質量安全要求不斷提高、市場波動頻繁加劇等新形勢,飼料行業表現出了很強的適應力,轉方式和調結構都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形成了以大型企業為主體力量、以融入畜牧全產業鏈為主攻方向、以配合飼料為主要增長點的新型發展格局,為實現飼料工業強國建設目標夯實了基礎。
從后期走勢看,當前國內宏觀經濟形勢出現趨穩回升跡象,畜禽養殖效益有所好轉,糧食產量“九連增”已成定局,玉米產量超過2億噸,飼料工業發展面臨的內外部環境都在改善,預計飼料產量將繼續保持平穩增長,原料采購價格近期穩中有降。但長期將持續高位運行,飼料企業應堅持把轉變發展方式放在優先位置,不斷提高增長質量。
(本文系作者在2012年11月15日召開的中國飼料工業協會第八屆大型企業聯誼會上的講話,本報略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