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10/26 11:01:00 來源:云南經濟日報 閱讀數:
十六大、十七大以來,全省各地認真貫徹落實《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把云南省畜牧業建成支柱產業的通知》、《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速畜牧業現代化建設進程的通知》精神和大力推進高原特色農業建設、發展山地牧業的戰略部署,調整和優化畜牧業結構布局,推進畜牧業規模化、標準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全省畜牧業長足發展。
回顧云南省畜牧業的發展,可以說是一種總結,是一種鞭策,更是一份期盼。值此黨的十八大召開之際,我們奉獻一份云南農業成績之禮,預祝黨的十八大順利召開,云南畜牧業在福澤大地上開出絢麗之花。
奮力拼搏 畜牧業取佳績
云南是當之無愧的農業大省,一直以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農業的發展,想方設法促進農業實現現代化、規模化、集約化。云南畜牧業的全面發展,成為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
近幾年,在各級黨委、政府堅強的領導下,云南省農業廳夯實基礎、奮力拼搏,云南省畜牧獸醫工作成績顯著。
畜牧業生產快速增長。在全國肉價大幅上漲、動物疫病防控任務艱巨、畜產品質量安全形勢嚴峻的形勢下,全省圓滿完成了畜牧業生產的各項工作任務。生豬出欄4900萬頭、牛出欄330萬頭,羊出欄710萬頭,同比分別增長5.3%、5.4%、4.6%。肉類總產510萬噸,禽蛋產量39萬噸、奶類產量68萬噸,分別增長4.5%、6.7%和7.6%,增幅分別高于全國4、6.3、5.5個百分點;草原生態保護取得新突破。順利實施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制定并出臺了“草原承包管理辦法”、“草原載畜量核定標準及辦法”、“草畜平衡管理辦法”、“草原植被恢復費征收標準”等配套規章;完成草原承包到戶面積1.78億畝,落實草原禁牧面積2731萬畝,草畜平衡面積15069萬畝,人工牧草良種補貼721萬畝。4.795億元的補助獎勵資金全部發放到農牧戶手中;動物疫情繼續保持平穩。2011年,云南省創造的動物防疫“分片包干、集中免疫、整村推進”新模式成效顯著,全省共創建動物防疫整村推進示范縣24個,示范鄉鎮365個。免疫密度進一步提高,免疫效果監測與評價工作進一步加強,全省沒有發生區域性重大動物疫情;畜牧獸醫執法工作進一步加強。嚴格執行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制度,堅持“有場必有證”的原則,加強了種畜禽生產許可證的審核、發放和監督,進一步規范了技術養殖檔案管理。規范了種畜禽場的性能測定制度、選種育種制度和出場制度,嚴格種畜禽場按照規定的級別、品種及代次進行引種和生產。建立了云南省動物衛生監督管理信息平臺,對7542個規模養殖場、1112個屠宰場、1956個交易市場、363個動物產品加工場所、168個動物產品倉儲場所、3656個動物診療機構全部實行了信息化管理。切實加強產地檢疫和屠宰檢疫,實施產地檢疫8534.2萬頭(只);實施屠宰檢疫4959.5萬頭(只),共檢出不合格動物7.2萬頭(只),不合格動物產品507.8噸;畜產品質量安全保持較高水平,有力確保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全省進一步加大了對獸藥飼料生產、經營、使用環節的監督管理力度,查處了一批制售假劣獸藥案件,嚴厲打擊獸藥飼料生產、經營、使用中的違法行為,獸藥飼料市場秩序得到明顯改善。全省共抽檢獸藥產品1531批,查處假冒獸藥278批;畜產品抽檢632批,合格率99.84%。全省沒有檢出“瘦肉精”和“三聚氰胺”等違禁品。
動物防疫好 草原獎補快 生豬養殖見成效
抓好動物防疫工作,杜絕疫情的發生是畜牧業重點工作之一,在這項工作中,陸良縣創新方式抓疫情,整村推進疫情防疫工作,他們的經驗,值得推廣和借鑒。
陸良縣是國家生豬調出大縣,2011年該縣按照兩個努力確保的工作目標要求,以轉變防疫方式為主線,全面推行“統一組織、分片包干、集中免疫、整村推進”工作,落實重大動物疫病綜合防控措施,全縣重大動物疫病得到有效控制,防控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主要做法是:加強組織領導,保障整村推進。一是縣、鄉政府分別成立了由分管領導任組長,財政、公安、衛生、畜牧等單位領導為成員的動物防疫整村推進工作領導小組,保障動物防疫工作的順利開展;二是縣、鄉召開專題會議,安排部署動物防疫整村推進工作。三是采取廣播、電視及校園“一校一板、一班一課”等多種形式宣傳動物防疫工作,營造了群防群控的良好氛圍;陸良縣人民政府出臺了動物防疫整村推進實施辦法和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督查通知等文件,實行目標管理落實防疫責任。將動物防疫納入科學發展觀目標責任考核,陸良縣人民政府與各鄉鎮人民政府簽訂動物防疫目標責任書,全面落實“政府保密度、業務部門保質量”的雙軌責任制,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在財政方面,陸良縣增加經費投入。縣級財政預算安排動物防疫經費20萬元,鄉級分別安排5-7萬元用于動物防疫整村推進工作,村(居)委會按照一事一議的辦法收取誤工補助費。全縣共投入防疫工作經費220萬元;陸良縣建立39個防疫突擊隊伍,5-7人為一組,進村入戶,以整村推進的方式開展強制免疫工作。2011年免疫畜禽812.52萬頭(只),免疫密度達95.7%,免疫抗體合格率達83.5%;強化技術規范,加強培訓從而確保免疫質量。
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加之廣大畜牧工作者的勤奮工作,陸良縣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實現了新的跨越。
云南省在大力發展高原特色農業,山地牧業是其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推動草原補獎政策和草原保護建設的發展是必由之路。去年 7月,省政府在迪慶州香格里拉縣召開全省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政策實施動員布置會議,會議的舉辦標志著云南省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正式形成。會上孔垂柱副省長就全省落實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政策及草原家庭承包工作做了全面安排部署,省農業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林業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在會上重點發言,會議主要是貫徹落實全國8省(區)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政策實施動員布置會議精神和《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草原家庭承包工作的意見》,動員部署全省落實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政策及草原家庭承包工作。
云南省擁有草原面積2.29億畝,居全國第七位,南方第二位,相當于全省耕地的3.5倍,加強草原保護建設工作是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戰略舉措;是建設現代農業、增加農牧民收入的重要途徑;是加快草原地區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迫切需要。云南省農業廳副廳長、省畜牧獸醫局局長寸強,站在全省的角度總結了云南省草原補獎政策和草原保護建設方面所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并全面安排布署了下一步具體工作。通過一年的努力,云南省草原生態補獎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草原保護建設工作上了一個新臺階。通過草原家庭承包及草原生態補獎政策的落實,草原劃定工作有了較大進展。各級黨委政府對草原的認識有了較大提高。草原保護深入人心。通過開展草原生態補獎政策宣傳,廣大農牧民保護草原的意識進一步提高,特別是落實草原家庭承包責任制后,確定了草原的“責、權、利”,理順了草原“管、護、用、建”的權屬關系,改變了“草原無價、使用無度、破壞無責”的觀念,“管好自己的牲畜,守好自家的草場”已成為廣大農牧民的自覺行動,草原有望得到有效保護。二是加快了生產方式轉變。通過落實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推動了草原畜牧業生產方式轉變,加速了“糧、經、飼”三元結構并存的種植業發展步伐,提高了牧區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促進了牧區畜牧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升級和草原畜牧業可持續發展。三是促進了牧民增收。通過落實草原生態補獎政策,兌現補獎資金,增加了農牧民政策性補貼收入,僅政策補貼就直接為農牧戶增加收入47915萬元,按涉及人數1466.52萬人計算,人均政策性增加收入32.67元;四是培養鍛煉了一批干部。草原承包和落實草原生態補獎政策是一項全新的工作,沒有成熟的經驗和做法可借鑒。所抽調的工作人員只有邊干邊學,從對政策一知半解到全面把握政策的內涵,從不懂軟件系統到熟練掌握操作程序,從不會識圖到能夠轉繪上圖,通過落實草原生態補獎政策,培訓和鍛煉了一批講科學、愛草原、重發展的干部隊伍。五是草原執法監督機構取得突破性進展。省委編辦正式行文批準成立了云南省草原監督管理站,為正處級事業單位。各州(市)、縣(市、區)通過落實草原補獎政策,充分認識到草原執法監督機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絕大部分州(市 )已向同級編辦做了匯報,積極爭取成立同級草原監督管理機構。如德欽縣,縣級成立了草原管理站,核定編制5人,村級全部落實了草管員,每月核定300元的報酬并列入了縣級財政預算。
落實草原生態補獎政策對推進高原特色農業,加快發展山地牧業,實現畜牧業保供給、保安全、保生態具有重要意義。
2007-2011年,國家連續五年共撥付云南省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建設項目扶持資金6.37億元,其中:2007年1.28億元、2008年1.28億元、2009年1.27億元、2010年1.27億元、2011年1.27億元,2012年1.3億元。累計扶持建設年出欄生豬300—10000頭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3731個。在中央大力扶持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之下,云南省采取政策扶持、項目帶動、服務促動、效益驅動等多項措施,著力將畜牧業生產方式不斷轉變,專業化、規模化程度逐步提高,積極開展部、省兩級畜禽養殖場標準化示范創建活動,大力發展生豬、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小區(場),著力改善畜牧業發展條件,提高畜牧業規模化、集約化和標準化水平。截止目前,完成建設生豬標準化養殖場已超過2600個以上。生豬、蛋禽、肉雞、奶牛、肉牛、肉羊的規模養殖比重分別是30.1%、83.3%、68.8%、20.4%、15.02%、29.96%。在重點項目帶動下,傳統畜牧業逐步向現代畜牧業轉變。
我們不難看出,這些年來,云南畜牧業呈現出動物疫情防控好、草原獎補落實快和生豬養殖示范區見成效的大好局面。
乘勢而上 畜牧業發展新視野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借著云南畜牧業發展的良好勢頭,云南省農業廳副廳長寸強希望全省畜牧部門再接再勵、務實創新,努力抓好2012年畜牧獸醫工作。
寸強再次強調:2012年繼續根據廳黨組的統一部署,全省畜牧獸醫工作要按照農業部“兩個千方百計、兩個努力確保”的總體要求,努力完成“保供給、保安全、保生態”的任務,圍繞云南“山地牧業”主題和省九屆二次全會提出的“力爭5年內把畜牧業打造成2000億元的大產業”目標,切實抓好今年的各項工作。
一是狠抓畜牧生產,保障市場供給。繼續落實好中央和省一系列扶持畜牧業生產發展政策,強化監測預警,防止生豬價格出現大的波動,保持產業穩定發展。進一步挖掘我省發展草食畜的潛力,研究加快牛羊肉產業發展的關鍵環節,積極爭取國家支持,繼續保持全省畜牧業生產快速穩定增長,為人民群眾提供充足的畜產品,促進農牧民持續增收。二是突出工作重點,創造新的業績。大力實施標準化規模養殖、進一步落實好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抓好飼料產業發展,推動飼料產業新突破、抓好畜產品加工,加快推進畜牧業產業化進程和強化招商引資,做大做強畜牧產業。三是抓牢疫病防控,確保質量安全。確保強制免疫質量、切實加強畜牧獸醫執法監督、加強獸藥、飼料監管,全面完成獸藥GSP認證和繼續抓好執業獸醫資格考試,加強執業獸醫管理工作。四是抓好科技支撐,多創云南品牌。各地要結合“農業科技促進年”活動,加大畜牧科技運用推廣力度。繼續加強良種推廣應用,加快構建現代畜禽種業體系。五是加強隊伍建設,確保工作成效。切實抓好基層服務體系建設、努力提高業務素質,抓好業務培訓和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抓好項目管理。
云南畜牧業的發展腳步從未停止,乘著發展好時機,順勢助推山地牧業實現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