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10/9 9:37:00 來源:中國畜牧網 閱讀數:
【導語·中國畜禽網】今年以來,河南太康縣生豬規模養殖場戶累計投資1200余萬元用于完善養殖業污染治理基礎設施建設,建沼氣池120座,總容積達9500立方米,新建堆糞場13500平方米,儲尿池22500立方米,規模養殖戶的糞污處理率達到100%,資源化率達90%以上。
針對當前養殖業對農村人居環境帶來的污染問題,太康縣以養殖污染治理為紐帶,狠抓畜禽糞污綜合治理和資源化利用,打造畜牧發展新模式。今年以來,全縣生豬規模養殖場戶累計投資1200余萬元用于完善養殖業污染治理基礎設施建設,建沼氣池120座,總容積達9500立方米,新建堆糞場13500平方米,儲尿池22500立方米,規模養殖戶的糞污處理率達到100%,資源化率達90%以上。
一、領導重視,認識到位。開展畜禽糞便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不僅是改善農村生態環境、促進畜牧業健康發展的需要,也是保障人民群眾生活健康、促進新農村建設、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太康縣畜牧局高度重視養殖業污染治理情況,將畜禽污染綜合治理工作作為畜牧工作年度目標考核的一項重要項目,層層分解。畜牧局多次組織養殖場參加的污染治理工作會議,邀請環保部門技術人員,探索研究環境污染治理問題,安排部署污染防治工作,對養殖場污染治理提出具體要求,糞污必須經過處理后,達標排放。責成畜牧股對列入全縣養殖業污染治理的養殖場,登記造冊,建立污染治理檔案,把每個場的基本情況、污染排放量、污染治理策略作詳細登記,跟蹤技術指導。局長李培亮親自過問養殖污染治情況,帶領部分養殖場戶先后赴西華、新蔡等地參觀考察沼氣建設,通過現場觀摩,學習借簽外地經驗,增強了養殖場發展先治污的大局意識、環保意識。
二、統一規劃,科學指導。一是統一規劃,科學劃定禁養區。新建或改擴建養殖場必須符合環保要求,不得在法律規定的禁養區內。二是嚴格立項審批環保手續。新建、擴建各類畜禽養殖場,必須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按規定標準辦理相應環評手續,實行“三同時”制度,對污染防治設施配套建設預先把關,從嚴審批。三是一場一策,科學指導。根據不同養殖場的排污量和地理環境提出不同的治理措施。在小型養殖場戶逐步推廣固液分離技術、雨污分離技術、干清糞技術等科學方法減少污染排量;在大中型養殖場建造新型沼氣池,逐步推廣豬—沼—魚、豬—沼—菜、豬—沼—果園等畜牧發展新模式。推廣利用沼氣發酵技術,使畜禽糞尿轉化為沼氣能源,抓好沼氣的綜合利用,沼氣供取暖、發電,沼液、沼渣資源化循環利用。今年全縣規劃建成1500立方米新型沼氣池1個,1000立方米新型沼氣池1個,500立方米新型沼氣池4個,1000立方米以上沼氣池配套發電機組。同時,帶動發展魚塘100畝,蓮藕200畝,果園面積500畝。
三、整合資金,加大投入。太康縣生豬調出大縣獎勵資金、生豬標準化養殖項目資金、菜籃子工程扶持資金向養殖業污染治理傾斜。2011年生豬調出大縣獎勵資金拿出297萬元,用于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防疫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支出。2012年生豬調出大縣獎勵資金拿出300萬元用于生豬規模養殖場建設新型沼氣池工程。對列入標準化養殖場扶持范圍的項目場,必須配套建設污染治理設施,2011、2012年項目場必須建有與出欄規模相當的堆糞場、儲尿池。2013年項目場要求必須配套建設相應沼氣池,新建沼氣池2000立方米。今年以來,累計整合各類項目資金800萬元,用于養殖場污染治理。
四、以點帶面,逐步鋪開。一是依托龍頭企業帶動。率先在大眾養殖有限公司豬場、太康縣興業生態養殖場等龍頭企業興建沼氣池工程,示范帶動養殖業污染治理。太康縣大眾養殖有限公司,占地100畝,年出欄生豬1.2萬頭,今年擬投資100萬元,建1500立方米沼氣池糞污治理系統,包括儲糞池、發酵池、沼液池、沼渣排出管道,配套發電機組。配套種植優質牧草800畝,實現養殖場-沼氣-種植生態循環新模式。太康縣興業生態養殖場,擬投資80萬元,建1000立方米沼氣池糞污治理系統,配套發電機組,發展果園25畝。目前,兩個大型養殖場沼氣工程項目已完成設計規劃、圖紙設計等。二是依托生豬標準化項目場帶動。每個列入標準化養殖項目扶持的養殖場必須配套污染治理設施。年出欄生豬500頭以上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項目,配套建堆糞場50平方米,儲尿池150立方米;年出欄1000頭項目,配套建堆糞場100平方米,儲尿池300立方米。要求項目場糞污治理不達標,視為項目建設不合格。通過以點帶面,示范帶動養殖場迅速行動,修建堆糞場、下水道、沉淀池、沼氣池等污染治理設施,走出了重發展輕污染治理的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