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观看色-国产在线观看一区-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色老板在线视频一区二区-色老板在线影院

歡迎來到 畜牧家禽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鄭重申明 | VIP服務 | 加入收藏 | 網址導航 | 農業網

畜牧家禽網首頁 >  資訊中心 >  行業動態 >  甘肅省草食畜牧業邁向轉型跨越

甘肅省草食畜牧業邁向轉型跨越

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9/13 17:03:00 來源:甘肅日報 閱讀數:

  金秋9月,隴原大地全膜雙壟溝播玉米一派蔥蘢,苜蓿牧草長勢旺盛,綠樹掩映的村社興建起一排排整齊的養殖場,干凈整潔的暖棚圈舍內牛哞羊歡,讓美麗的山村煥發出勃勃生機。高標準暖棚內配有統一標準的吃草車間、運動場、暖棚休息室、槽棚、飲水器,專職飼喂人員有序地穿梭其間,拉料、鍘草、清掃,優質良種肉牛體格高大,優質良種肉羊充滿活力。

  省委、省政府自2008年實施促農增收“草食畜牧業發展行動”以來,我省畜牧業投入大幅增加,草食畜牧業蓬勃發展,進入了由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轉變的新的歷史時期,草食畜牧業戰略性主導產業地位基本確立,全省牛產業居全國第11位,羊產業居全國第6位。

  據統計,2011年全省畜牧業增加值達到143.5億元,比2006年增長58%;草食畜牧業增加值達到76億元,占畜牧業增加值的53%。帶動畜產品加工、飼料、獸藥等相關產業產值超過152億元,成為重要的牛羊產品生產基地;牛羊產業大縣建設取得顯著階段性成效,是全省畜牧業發展速度最快、最具增長活力的區域;由分散養殖向區域養殖集中,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及產品質量同步提升;提高秸稈飼料化利用率,草食畜牧業從牧區資源約束型走向了充分利用農區稈畜互補資源循環新路子;產業化經營步伐加快,增收地位日益凸現,牛羊產業已成為廣大農牧民創業致富的朝陽產業,已成為各級黨委政府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現代化水平的主要抓手。

  實施畜禽良種工程全力提高生產水平

  畜禽良種是畜牧業發展的物質基礎,是推動畜牧業發展最活躍、最重要的生產要素。省委、省政府啟動草食畜牧業發展行動以來,著力構建良種繁育體系,初步形成牛羊良種繁育體系框架,優良品種生產供應能力明顯提高,動物遺傳資源保護和利用得以加強,牛羊新品種(類群)培育開始起步,良種化程度進一步提高,為促進草食畜牧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經過4年發展,我省初步形成牛羊良種培育、擴繁、推廣和應用的生產經營體系,帶動草食畜牧業向標準化、集約化方向發展,建立健全了全省凍精生產、液氮站、改良站、凍配點良種推廣體系,從澳大利亞進口肉用西門塔爾種公牛,豐富了種公牛群;培育高山型美利奴新類群,引進道賽特、薩福克、德克賽爾等肉羊品種,初步建立了肉羊雜交生產體系。牛、羊良種化程度大幅度提高,由2008年的56%、57%提高到64%、67%。選育種用牦牛2140頭,組建“河西肉牛”“隴東紅牛”“中部肉羊”核心群36個6600頭(只)。加強畜禽品種資源保護,早勝牛、藏羊、灘羊、蘭州大尾羊等8個品種建立了保種群。

  加強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建設的措施經驗是:省、市、縣各級政府和業務部門堅持把畜禽品種改良作為推動畜牧業發展的重要環節,加強種畜禽場建設與管理,嚴格審核審批制度。2008年以來我省共承擔國家畜禽良種工程建設項目14個,牛羊產業大縣建設種畜場建設項目和中央現代農業牛羊產業項目新改擴建種牛場、種羊場49個,引進專門化肉羊、荷斯坦奶牛、種公牛品種近3000頭只;利用國家畜牧良種補貼項目,示范推廣種羊、牦牛3.83萬頭只,為提高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創造了必要條件。

  加快生產方式轉變推動現代畜牧業發展

  畜牧業生產方式是養殖方式、飼養方式、增長方式和經營方式的有機統一。上世紀90年代以前,我省畜牧業發展主要依靠家庭小規模飼養為主的量的擴張,這種增長以市場產品緊缺為前提,以低物化成本為支撐,以資源大量消耗為代價。進入新世紀后,為了有效緩解畜牧業發展過程中內部結構性矛盾和資源緊缺、畜產品市場競爭、環境制約等突出問題,逐步加大了以規模經營為載體的畜牧業發展方式轉變步伐。

  追溯我省畜牧業發展歷程,大體分為三個階段:

  探索起步階段(2005-2007年):推進規模養殖發展,農區從改圈扣棚入手,發展設施養殖,擴大養殖規模,增加產出水平;牧區從傳統粗放的自由放牧向舍飼半舍飼圈養和以草定畜、劃區輪牧、季節休牧相結合的科學飼養方式轉變;土地資源豐富、經濟條件較好的川塬區,重點發展規模養殖場和人畜分離的養殖小區;暫不具備發展規模養殖場和養殖小區的地區,突出解決“人畜同院”和“畜禽混養”現象,發展規模養殖戶。

  快速發展階段(2008—2009年):2008年,省委、省政府《關于啟動六大行動促進農民增收的實施意見》印發后,更加明確了畜牧業發展方向、目標任務和保障措施。借助省級整合資金扶持,省農牧廳每年確定全省建設標準化規模場(小區)1000個,全省規模化養殖場(小區)由2005年的888個發展到6442個,其中牛羊養殖小區(場)3196個;規模養殖戶達到80多萬戶,全省肉牛規模化養殖比重達到30%,農區肉羊規模化比重達到38%。

  提質增效階段(2010-2012年):2010年開始,按照畜禽良種化、養殖設施化、生產規范化、防疫制度化、糞污無害化、監管常態化“六化”標準,開展標準化示范場創建活動,目前共創建部級標準化示范場45個,省級標準化示范場110個,市州級標準化示范場173個。這些示范場的創建,在推動現代化畜牧業發展方面充分發揮了示范帶動作用。

  開發利用飼草料資源建設牛羊產業大縣

  我省有天然牧草類植物3867種,堪稱全國牧草種質資源庫。去年底,全省累計人工種草面積2212萬畝,位居全國第二,其中多年生牧草留床面積達1807萬畝,紫花苜蓿留床面積達932萬畝,居全國首位。實施草食畜牧業發展行動以來,突出抓了人工種草和農作物秸稈開發利用,為牛羊產業大縣建設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人工種草成效顯著,全省每年人工種草面積保持在500萬畝以上。草產品加工能力增強,草產品加工企業達58家,加工能力達到160萬噸,銷往省內外及日本、韓國。

  秸稈轉化步伐明顯加快。結合全省全膜雙壟溝播種植技術推廣,從設施設備完善入手抓配套、從優質牧草推廣入手抓草畜對接、從建設飼草料配送基地入手抓專業化生產,加快了秸稈資源開發利用和建立“糧—經—飼”三元種植結構和步伐,*限度提升了農作物秸稈加工利用水平,走出了稈畜互促、良性互動、循環利用的發展路子,開創了多級政府高度重視秸稈利用、廣大農牧民積極開發秸稈資源、各行各業全力支持秸稈青貯的新局面。

  秸稈加工利用后養畜所產生的綜合效益讓養殖場戶嘗到了甜頭,促進了農業可持續發展和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秸稈飼料化利用水平顯著提升,去年,全省秸稈飼料化利用量達到1160萬噸,占秸稈資源量的54.15%,50個牛羊產業大縣秸稈飼料化利用率超過60%以上。秸稈飼料化利用基礎設施得到加強,全省累計建成不同規格的青貯窖16.4萬個,總容量達到750萬立方米;每年青貯秸稈250多萬噸。秸稈機械化處理程度提高,秸稈青貯由農戶手工制作向機械化操作跨越,農機具累計達10.4萬套。秸稈加工利用方式不斷創新,由窖貯延伸到柔絲打捆、袋(裹)青貯、秸稈顆粒等,青貯方式由黃貯發展到整株青貯,探索出了“青貯銀行、青貯合作社、代貯、揉絲打捆”等秸稈加工利用模式。

畜牧家禽網編輯:agronetshenqi

首頁 打印 字體 [ ]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