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8/21 13:53:00 來源:中國畜牧網 閱讀數:
今年入夏以來,我省活鵝價格明顯下跌,養鵝效益遭遇到“滑鐵盧”,部分養鵝戶開始減少養殖規模甚至放棄養鵝。為何往年效益看好的養鵝業今年突然遇冷?
活鵝價格明顯下跌
臨泉縣滑集鎮馬營村養鵝大戶王勇一說到今年的鵝價就抱怨,“今年的鵝價真低,每斤才6元,比去年這個時候低了近兩元,真是不能再養了! ”王勇說,他們養殖的是雜交鵝,出欄時候每只鵝是八斤重,前年銷售還不錯,價格很高,每斤都要13元,大家都賺了一筆。去年大家都擴大了養殖規模,但是去年價格卻跌破每斤10元,而今年價格更低,“現在養殖1000只鵝,都要虧本近一兩萬萬元。很多養鵝戶都放棄養殖外出打工了。 ”據王勇介紹,他目前還有3000只鵝要出欄,“現在出欄一定是虧本,但是不出欄,天天喂飼料,成本更高。 ”
壽縣天益養鵝合作社的負責人孫照明說,當地皖西白鵝的收購價格是每斤10元,去年每斤16元,養殖成本比去年增加,飼料價格每斤上漲了0.1元,部分養鵝戶開始縮小規模。壽縣文杰白鵝養殖合作社的魏杰說,今年白鵝的價格明顯比去年低,每斤能賣到11元就算是高價了。
養殖量增加是主要原因
為何今年的鵝價格不令人滿意呢?壽縣天益養鵝合作社的負責人孫照明說,去年的白鵝價格高,養殖效益好,一些養鵝戶紛紛擴大規模,飼養量猛增,“我們這里周邊的鵝存欄量至少是去年的兩倍多,量多了,價格自然受影響。 ”六安市金安區東橋鎮養鵝大戶宋偉告訴記者。由于去年活鵝價格高,許多養殖戶擴大種鵝數量,導致今年的出欄肉鵝數量激增,他身邊很多人都是今年開始養鵝的,正是因為盲目擴大數量,導致目前出欄的肉鵝價格直線下滑。
省農科院畜牧所家禽養殖專家夏倫志說,除了肉鵝數量增加的因素以外,今年養殖業普遍利潤縮減也是導致養鵝業不景氣的原因。
未來不宜盲目擴群
那么下半年養鵝戶如何應對呢?省農科院畜牧所家禽養殖專家夏倫志說,養殖戶不能盲目擴群,一定要有市場危機感,養殖業是個高風險的行業,不能盲目跟風,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適度規模養殖。鵝是以吃草為主的水禽,發展養鵝需要大量的青粗飼料。利用天然飼草資源,配給少量精料,開展放牧養鵝,既符合鵝的生活習慣和營養需要,又能降低成本;但是在大規模發展養鵝或飼草匱乏的地方,光靠野生雜草無法滿足需要時,可以調出部分土地用來種植魯梅克斯、菊苣等肉鵝喜食的優質牧草。
省畜牧局首席專家李賽明說,同時需要革新生產技術,實現全年飼養。目前看來冬季上市的肉鵝價格高,而傳統養鵝業主要集中在春季孵化,夏秋上市。由于科技進步,飼養冬鵝的有關難題也得到了解決,因此,今后要發展肉鵝的常年飼養,實現肉鵝的均衡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