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8/14 14:51:00
來源:豬e網
閱讀數:
安徽滁州市生豬養殖呈現“四降”趨勢,生豬養殖面臨新一輪調整,造成豬價大跌,養殖戶虧損經營。
二季度安徽滁州市生豬養殖呈現“四降”趨勢,生豬養殖面臨新一輪調整,政府需加強調控,引導養殖戶理性生產。
一是肥豬和仔豬單價雙雙下跌。肥豬均價為14.24元/公斤,同比下跌11.8%,環比下跌17.2%;仔豬均價為21.83元/公斤,同比下跌16.7%。
二是能繁母豬數量下降。監測調查顯示,能繁母豬二季度存欄5656頭,環比下降0.7%。主要原因是當前生豬養殖行情不佳,部分養殖戶退出和部分養殖戶淘汰生產性能差的母豬所致。
三是生豬補欄量下降。二季度生豬補欄12666頭,同比下降30.7%,環比下降10.8%。由于生豬養殖面臨虧損,挫傷了養殖戶的積極性,養殖戶通過減少養殖規模降低養殖風險。
四是生豬出欄量下降。二季度生豬出欄11607頭,同比下降18%,環比下降13.46%。其中,規模戶出欄4398頭,同比下降42%,環比下降23.8%;非農戶生產經營單位出欄同比上升9.6%,環比下降5.7%。受豬價大跌影響,規模戶和生產經營單位分別采取了惜售待價和拋售兩種截然不同的方式來減小損失。
生豬養殖呈現“四降”趨勢的主因是由于生豬市場供大于求造成豬價大跌,養殖戶虧損經營。由于生豬產業的周期性(從出生到出欄有6個月的生長期)決定了在對其調控時必須要具有超前意識,等到問題開始出現再想辦法解決往往于事無補。因此,政府有關部門要建立和完善對能繁母豬存欄監測及生豬生產的預測和預警體系建設,及時發布生豬價格信息和預警報告,指導養殖戶合理安排生產,防止由于信息不對稱造成行業波動,提高生豬養殖業的風險防范能力,確保生豬市場的供需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