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8/8 10:48:00 來源:中國畜牧網 閱讀數:
這兩天,沂南縣孫祖鎮連頂村的村民李樹志剛剛出售了一批肉鴨,現在正忙著給自家的養殖場消毒,準備下一批鴨苗進棚。見筆者來了,他放下手中的活,講述了他當養鴨老板的故事。“我們這里養鴨絕對是穩賺不賠的。只要前期建好了大棚,然后和大公司簽好合同,就等著收錢了,我這個養殖場建了16個棚,去年掙了100多萬元。”
沂南縣按照“完善產業、創新模式、科學發展、逐步推進”的工作思路,肉鴨產業不斷實現新突破,產業特色日趨鮮明。在產業壯大的同時,肉鴨產業鏈條也從單純的養殖、加工向兩頭延伸,目前,沂南已經掌控了肉鴨市場30%左右的定價權,擁有56家肉鴨屠宰加工企業,全縣肉鴨存欄3560萬只,2011年肉鴨加工能力達到4億只,產品總量達49萬噸,實現鴨業總產值40億元,增加農民收入5億多元,在全國叫響了肉鴨產業“第一縣”。
抓好產業源頭,打造生態養殖示范縣。近年來,該縣緊緊圍繞“擴規模、建基地、增收入”的思路,制定了良種引進、新技術推廣等一系列鼓勵政策,建立了畜牧業發展專項基金,對獲批縣、市、省和*標準的畜牧生產基地和出口備案基地,由縣財政分別獎勵0.5萬元、1萬元、2萬元和10萬元。爭取各級專項資金500余萬元用于生態環保養鴨技術推廣。目前,全縣生態環保禽舍面積達到85萬平方米,環保養禽場已發展470余處,存養肉禽560余萬只。大力推行“企業+基地+農戶”、“企業+合作組織+農戶”養殖加工模式,實現了農民“零風險”增收和“抱團”致富。目前,全縣標準化肉鴨養殖場區發展到150多處,規模養鴨戶5000多戶。
培植龍頭企業,拉伸延長加工產業鏈條。沂南縣將壯大“農字號”加工龍頭企業作為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的“助推器”,多措并舉扶持農業龍頭發展,拉長了產業鏈條。通過縣財政金融貼息、發放中小企業信貸過橋資金等方式,加大肉鴨生產加工企業技術改造扶持力度,該縣鴨產品由單純簡單的初加工挺進了精深加工。山東鴻雁食品有限公司,去年引進了肉鴨產品深加工技術,研究開發了一系列肉鴨熟食產品,產品遠銷青島、河北等地區。目前,全縣已有49家肉鴨生產加工企業普遍建立了比較完善的產品質量體系和生產管理體系,有21家企業通過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5家企業通過了HACCP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目前,全縣飼料加工企業發展到15家,年可生產加工飼料80萬噸,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和城鎮下崗職工3萬多人。
鑄就品牌效應,提高產業鏈條價值。為提高農民和企業的品牌意識,該縣工商部門對農民申請農副產品商標注冊,免費提供查詢、設計、申請服務措施,對注冊商標和認定著名商標、馳名商標的給予獎勵。如今,沂南農民依靠“小商標”喜嘗品牌農業“大甜頭”。目前,全縣畜產品獲得無公害認證的6個、綠色認證的16個、有機認證的8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