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7/4 10:28:00 來源:四川農村日報 閱讀數:
2012年上半年全國畜牧業生產形勢分析會在合肥舉行,與會代表認為——
供過于求 豬價正在進入下行周期
6月20日—6月21日,全國30個省區市的畜牧獸醫部門代表齊聚安徽合肥,召開2012年上半年全國畜牧業生產形勢分析會。代表們普遍認為,2012年的生豬養殖呈現明顯特點:豬價進入下行通道并可能持續低位運行,存欄量同比明顯增加,養殖效益空間大幅縮水。在各方努力下,生豬產能正在進行積極調整,目前已經開始止跌回升,后期有望在低盈利水平上保持平穩運行。
生豬存欄依然供過于求
如果說2、3月份時,眾多養殖場戶還對這場來勢洶洶的“豬周期”波谷措手不及的話,如今無論是生產養殖者還是畜牧工作者,都不可避免地意識到:豬價確實已經進入了下行周期,亟需適時適度進行產能和養殖結構的調整。
5月14日,國家發改委聯合財政部、農業部等有關部門及時啟動了生豬市場價格調控預案,組織開展凍豬肉收儲工作,但目前收效有限。與會代表認為,根本原因在于生豬市場供大于求的局面沒有得到扭轉。
以畜牧大省山東省為例,今年上半年生豬存欄4500萬頭,出欄4000萬頭,能繁母豬存欄540萬頭,同比均增長超過5%,生豬產能階段性、結構性過剩;生產成本的持續攀升則是壓縮養殖盈利空間的主要推手。北京市農業局提供的調查數據顯示,一頭商品豬的養殖成本包括飼料、仔豬購買、人力成本、防疫和水電等費用,折合每公斤毛豬的飼養成本為14元/公斤。根據農業部對全國480個集貿市場畜禽產品和飼料價格定點監測顯示,6月份第1周生豬價格下降至近期最低點,全國活豬平均價格13.92元/公斤,生豬養殖出現階段性虧損。
農業部畜牧司監測分析處的相關負責人指出,今年1—5月份生豬平均存欄量同比增長5.3%,仔豬平均存欄同比增長3.2%,能繁母豬存欄連續兩個月同比增幅超過5%,這意味著今年下半年乃至明年上半年,生豬的供應仍然極為充足,豬價面臨較大下行壓力。
效益分化凸顯管理效益
“在行情低迷的環境下,養殖效益出現分化的趨勢開始明顯。”江西畜牧獸醫局代表提出的觀點得到與會者的贊同。
在畜牧業邁向現代化的過程中,隨著規模化程度不斷提高,中小規模養殖場戶融合明顯;隨著產業化經營深化,養殖行業將生產鏈條擴展到養殖、加工、運輸、銷售各個環節。生豬養殖的管理、技術等要素成為養殖效益新的增長點,實現標準化經營的養殖場戶具備較強自繁自育、母豬飼養和疾病防控能力,養殖成本比其他場戶低0.6元/斤,平均每頭標準重量出欄(100公斤/頭)的生豬利潤可以高出一百多元。
養殖利潤空間擠壓或將倒逼生豬養殖產業更快地向現代化發展方式轉變。
在畜牧業發展面臨疫情與市場雙重風險,資源與土地雙重瓶頸的情況下,各地正在采取多種措施保持畜牧業平穩良好的發展態勢。廣西水產畜牧獸醫局從畜禽品種改良入手,提高養殖產業科技覆蓋率和生產率,進而扎實做好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和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保護養殖環節的良性運行。海南省農業廳繼續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年內將重點扶持建設100個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促進新品種、新產品、新技術在養豬業中的應用。 據農博網
國家發改委建議:
減少后備母豬補欄
6月25日,國家發改委發布消息稱,國家調控生豬價格取得初步成效,建議養殖戶全面判斷市場形勢,積極配合國家市場調控,進一步調整養殖結構,適當縮減能繁母豬的飼養,減少后備母豬的補欄,盡快扭轉生豬產能持續過剩的局面。
發改委稱,全國平均豬糧比價跌破6:1的盈虧平衡點后,國家迅速啟動緩解生豬市場價格周期性波動調控預案,發布預警信息,建議養殖戶合理調整生產結構;按照預案規定,及時啟動中央政府凍豬肉儲備收儲工作,分兩批收儲國產凍豬肉,對穩定生豬市場發揮了積極作用。據監測,在經過4個多月持續下降后,近期生豬價格出現小幅回升。
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周望軍表示,過度下跌會影響養豬戶利益,過度上漲也會增加城市居民的生活負擔。發改委在高價時通過拋售儲備,保證供應,平抑市場;低價時就在市場上把農民的豬收回來做儲備,通過減少市場的供應,把價格拉起來。他表示,生豬價格可能還有一段時間在低谷徘徊,在中秋節到國慶之后才有可能有所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