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6/28 9:27:00 來源:中國畜牧網 閱讀數:
“過去我放養300多只羊,家里的草場被羊啃食的一年不如一年,收入也在逐年下降。這幾年,政府號召我們牧戶養牛,我變賣了羊換成養牛,不僅草牧場恢復如初,效益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烏審旗蘇力德蘇木陶利嘎查養牛大戶孟克巴雅爾高興地告訴記者。
近年來,烏審旗將無定河流域作為肉牛養殖基地,積極健全和完善組織領導、政策保障、科技服務、協調配合等機制,肉牛產業推進工作如朝陽初升,大氣磅礴。肉牛養殖不僅成為了草原的“綠色保護神”,而且成為了農牧民的“搖錢樹。”
今年,烏審旗圍繞農牧民增收這個核心,堅持用工業化理念經營農牧業,推動農牧業產業鏈提檔升級。按照“品牌化依托、公司化運作”的發展理念,立足資源和區位優勢,不斷做大做強肉牛產業。
模式創新,養殖規模由“小溪”變“江河
總結烏審旗的肉牛養殖,在其快速的進程中,亮點頻頻。
依托企業建基地。烏審旗緊緊圍繞打造無定河流域優質肉牛產業核心基地的目標,提出“大集中,小集聚”和“小區域,大基地”十二字方針,堅持走 “企業+合作社+養殖大戶”的運作模式,依托北州牧業有限責任公司等較強勢力的企業,建設標準化、規模化牛場,實行“一分五統一”管理模式,建成年出欄 5000~10000頭的育肥場6處。這些牛場的主要任務是搞集中育肥,扶持養殖大戶,建立示范基地。
鼓勵大戶擴規模。烏審旗肉牛產業推進辦采取政策、資金、服務多方傾斜的方式,強化基礎母牛養殖和肉牛育肥典型的培樹。重點突出基礎母牛養殖典型,在全旗樹立一大批飼養規模大、養殖效益好、標準程度強、科技含量高、示范作用突出的養殖大戶,帶動農牧民發展肉牛養殖的積極性。同時,烏審旗肉牛產業推進辦積極采取召開現場會議、參觀學習、新聞宣傳、印發牧業簡報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推介肉牛養殖典型,讓肉牛養殖典型戶現身說法,講解發展肉牛生產的好經驗、好做法,使廣大農牧民看到實實在在的規模和效益,學到實實在在的技術和經驗,進而堅定發展肉牛養殖的信心和決心。
扶持農戶固基礎。政府主推“企業購牛、農戶領養、回收犢牛、全額貼息、提供擔保、保險補貼”的肉牛領養模式,鎮政府、龍頭企業、農牧戶三方簽訂養殖協議,讓貧困戶零投入養牛。企業主推“公司購牛、農戶領養、到期還本、犢牛歸戶”的聯養模式。目前年存欄基礎母牛在20頭以上的養殖大戶775家,存欄在100頭以上基礎母牛的養殖大戶達23家。
行政支撐,肉牛產業有了源頭活水
一座城市的建設規劃是龍頭。一個產業的發展亦如此。
近年來,烏審旗相繼編制了《烏審旗肉牛產業專項推進工作實施方案》、《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無定河流域和牛產業化建設項目之肉牛屠宰及其冷鮮肉加工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鄂爾多斯烏審旗“菜籃子”工程肉牛育肥項目實施方案》等,為該旗肉牛產業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個產業,要想發展壯大,需要政府的支撐,而這個支撐是多層次的,如,政策、資金、服務等等。
從2008年起,烏審旗財政每年預算肉牛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同期整合畜牧、科技、移民、扶貧等項目資金,配套出臺“肉牛產業發展獎勵扶持、科技示范獎勵扶持、競爭性補貼、貸款扶持、技術人員激勵機制、能繁母牛領養扶持”等扶持政策,多環節、多渠道加大肉牛養殖企業和農牧戶扶持力度。
技術驅動,讓肉牛產業從“小舢板”飛躍到“大巨輪”
過去,烏審旗的養殖業是傳統的粗放型的。而產業化的推進,讓肉牛養殖進入了“大巨輪”時代。
外引技術支持。草原和牛投資有限公司與大連雪龍集團就和牛的繁育、初期育肥、終端育肥、屠宰加工等階段涉及的服務、回收、價格、技術支持等進行了廣泛的討論交流,達成了合作共識,為烏審旗的肉牛養殖注入新“血液。”
內強技術創新。以內蒙古旭日高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為技術依托,建成無定河流域肉牛良種繁育中心。該中心設備齊全、技術雄厚,可提供種牛及凍精生產、胚胎移植、冷配改良、技術推廣服務等諸多功能。年可為無定河流域肉牛產業基地提供優質種牛300頭,優質胚胎8000枚,優質凍精10萬支。特別是肉牛胚胎移植技術水平為全國領先,牛凍胚胎移植成活率43%以上,鮮胚移植成活率60%左右。
提升品種質量。制定了良種肉牛補貼方案,出臺和牛繁育激勵政策;組建“首席專家+旗級特派員+鄉鎮技術員+村級指導員”肉牛科技服務隊,定期開展實用技術培訓;建成旗級改良站1個、鄉鎮配種站6個、村級肉牛冷配點40個,旗、蘇木(鎮)、嘎查(村)三級技術服務網絡逐步形成。
全面防控疫病。健全了旗、鄉、村三級防疫網絡,落實防疫雙軌目標責任制,建立免疫標識證明和免疫檔案制度,對重大疫病實行強制性免費免疫,肉牛重大疫病免疫率達到100%,疫病死亡率控制在1%以內。加大肉牛生產投入品的監測監控力度,確保牛肉產品綠色、安全。
品牌創新,烏審牛肉走出草原進北京
品牌是企業開拓、占領市場的“撒手锏”。如果站在市場的角度看,品牌是企業的第一生產力。從產品的角度看,生產的技術、工藝和質量決定和產生產品的價值,而品牌則可以使產品產生更大的附加值。
烏審旗的牛肉之所以能走出草原進北京,就源于其品牌效應。
開發高端產品。引進內蒙古大力神食品加工有限公司。該公司是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公司擁有一流的屠宰分割生產線和熟制品加工生產線,年可屠宰和精深加工肉牛5萬頭,生產優質牛肉10000噸,開發相關產品50余種,平均每頭肉牛精深加工后產值達到3萬元。
打造品牌企業。引進內蒙古草原和牛投資有限公司。該公司按照“政府引導、企業經營、農牧民參與、市場化運作”的建設宗旨,在無定河流域建成草原和牛繁育、商品肉牛雜交繁育、草原和牛育肥、肉牛屠宰及冷鮮肉加工四大基地。2012重點扶持草原和牛繁育中心建設,計劃冷配基礎母牛246頭,受胎率 98%;產純種牛犢246頭,產犢率達到98%;生產冷凍精液8萬頭份;胚胎移植500枚,受胎率達到60%。
拓展營銷市場。烏審旗肉牛產業推進辦開拓了產品銷售鏈條,由大力神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已通過無公害、綠色產品認證的有機牛肉成為國家奧林匹克中心運動員專用產品;由北州牧業公司生產的優質牛肉入駐西安市場;由宏騰農牧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宏騰牌牛肉遠銷北京五星級酒店;由東寶農牧業公司生產的高端牛肉成為神華集團指定肥牛產品。烏審旗正在積極籌建日交易500頭活牛的活畜交易市場,項目正在選址和歸口管理部門的審批過程中。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肉牛養殖業的推進,讓烏審草原重現昔日美景,也讓農牧民的錢袋子變大變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