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6/19 9:24:00 來源:中國畜牧網 閱讀數:
年初以來,巴彥縣按照市委、市政府產業發展定位和“巴木通方區域合作發展規劃”要求,進一步確立生豬產業發展主導地位,通過“項目拉動、區域聯運、政策促動和政府推動”的四輪驅動戰略,成功引進“雨潤”、“七合”、“正邦”三大生豬產業化項目,力爭3年內達到生豬飼養量600萬頭、生豬精深加工 800萬頭指標,實現全國生豬生產第一縣目標。
引進大項目培育大龍頭
巴彥縣是我省生豬生產第一縣。2011年,該縣生豬飼養量達到320萬頭,畜牧業產值實現34.2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51%,首次超越糧食產值,實現農牧業“主輔換位”。
去年,巴彥縣農民純收入達8000元,全縣財政收入5億多元,其中,生豬養殖為農民收入的貢獻率超40%,而對財政收入的貢獻僅為150余萬元。生豬產業遠沒有形成“大基地、大畜牧、大基地、大加工”的發展格局,進而實現“農工換位”轉變。
今年以來,巴彥縣著力引進大型生豬精深加工企業。目前,已成功引進三大生豬產業化項目:一是七合集團100萬頭生豬養殖、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現代產業化項目;二是“雨潤集團”生豬屠宰及畜產品養殖項目;三是江西正邦集團生豬養殖、飼料加工、可溯源生豬屠宰加工項目。三個項目總投資75.6億元,全部投產后,巴彥縣生豬加工量將由現在150萬頭增加到800萬頭,實現銷售收入100億元,稅收10億元。
區域大聯合發展大格局
巴彥縣積極引導有經濟實力、有飼養經驗的養殖戶擴大規模,改變以往“小規模、大群體”的飼養模式,走專業化生產之路。采取“先干后獎、以獎代補”的方式,對建設標準化養殖小區的業戶給予資金獎勵。對年出欄5000頭以上的獎勵10萬元,對年出欄萬頭以上的獎勵20萬元。目前,全縣生豬養殖戶達到 1.8萬戶,標準化生豬養殖場小區(場)達到53個,生豬規模化養殖達到65%以上。
今年,巴彥縣計劃建設年出欄10萬頭的標準化規模養殖場6個、年出欄5000頭以上的標準化生豬養殖小區18個。
巴彥縣按照全市產業定位的總體要求,協調周邊區縣統一生豬飼養優惠政策,逐步把養殖基地向木蘭、通河、方正延伸,輻射帶動周邊區縣生豬出欄能力達到200萬頭。
強化政策扶持實現“四位一體”
今年,巴彥縣修編了《巴彥縣生豬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力爭在“十二五”末,生豬飼養量達到1000萬頭。為完成這個目標,該縣把生豬產業作為各級一把手工程,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主管領導帶頭抓生豬產業發展,明確鄉、村主要領導為生豬產業發展的第一責任人。對工作突出的鄉鎮、養殖大戶給予物質獎勵。
今年,巴彥縣又出臺了《生豬產業化發展實施意見》、《生豬防繁體系建設實施意見》等政策,完善了貸、保、防、繁“四位一體”服務機制,加強了防疫、繁育等基礎設施建設,著力解決了養殖戶“沒有資金不能養、害怕疫病不敢養、不懂技術不會養”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