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6/19 9:21:00 來源:中國畜牧網 閱讀數:
6月16日,由中國奶業協會主辦的第三屆中國奶業大會在河南鄭州舉行。
農業部副部長、中國奶業協會會長高鴻賓在講話時說,我國奶業經過三年整頓和振興,逐步擺脫了嬰幼兒奶粉事件的嚴重影響,產業素質不斷提升,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加快推進,良種覆蓋率穩步提高,單產水平有新上升,生鮮乳質量監管得到強化,現代奶業格局初步形成,奶業發展已經達到了歷史最好水平,站在了新的起點上。2011年全國奶牛存欄1440萬頭,奶類產量3810萬噸;全國100頭以上奶牛規模養殖比重達到33%;全國現有1.3萬個奶站,全部持證經營,納入監管,近8000輛生鮮乳運輸車全部持證運輸,規范運營;全國716家乳制品加工企業,乳制品總產量達到2387萬噸;全國奶農盈利面達到80%,比2008年提高20個百分點,是近年來效益最好的一年。
高鴻賓指出,科技創新是奶業發展的源泉,是加快奶業發展方式轉變的主要推動力,要保障乳品供給、提高乳品質量安全水平、促進奶農增收、增強產業競爭力和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通過科技創新不斷提高我國奶業科技貢獻率。
高鴻賓強調,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牢牢把握奶業科技創新的重點任務,集中力量,實現突破。一要集成創新后裔測定和基因組選擇等關鍵技術,廣泛利用國內外遺傳資源,大力推進奶牛遺傳改良,提升奶業綜合生產能力。二要加快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提升牧場標準化生產水平,加強節能減排等關鍵技術攻關,強化糞污治理等核心技術研發,實現養殖場糞污排放的減量化以及糞污無害化和資源化利用。三要強化生鮮乳質量安全監管,逐步從事后檢測轉向事前防范,堅決打擊各種違法行為,保證居民喝上放心奶。四要大力實施振興奶業苜蓿發展行動,重點抓好優質高產苜蓿生產基地建設,保證苜蓿營養價值和優質率,讓奶牛吃好草產好奶,從根本上提升乳品質量。五要建立健全覆蓋全程、綜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會化服務體系,提升奶業技術推廣能力,破解“最后一公里”難題;充分發揮畜牧總站、奶牛產業技術體系、奶協、農科院、農大等單位在培訓奶農中的作用,培養一大批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新型奶農;中國奶業協會和各級協會要充分發揮協會在奶業科技創新中的橋梁和紐帶作用,為政府決策、企業營銷和奶農生產提供高質量的信息服務。
中國奶業協會名譽會長劉成果、河南省副省長劉滿倉、農業部有關司局和直屬單位領導以及全國各奶業有關行政管理部門、行業協會、奶牛養殖場(戶)、奶站、乳品加工企業、奶業機械設備企業、教學科研單位等2000余人參加了奶業大會。
此間還舉辦了高峰論壇以及奶牛育種、奶牛飼料與飼養、奶牛營養與保健、乳品加工與營銷、現代化牧場建設、中荷奶業技術交流、國家現代奶牛產業技術體系、參展商新技術新產品交流等12個研討專場,來自國內外的知名專家作了68個專題報告,為業內管理、技術人員提供了一個難得的學習交流機會。
同期舉辦的第十屆中國國際奶業展覽會,吸引了中國、法國、荷蘭、美國、德國、西班牙、英國、瑞典、奧地利、澳大利亞、加拿大、丹麥、以色列、意大利、愛爾蘭、日本、韓國、挪威、俄羅斯等國的230家單位參展,展覽涵蓋奶牛養殖、環境保護、牧草飼料、動物保健品、乳品加工、包裝材料、檢驗檢測、奶業機械等奶業產業鏈的各個環節,為國內外奶業企業間的交流、合作與貿易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
展覽會期間,為恢復和樹立市場消費信心,展示和宣傳優質乳制品,增強全民飲奶意識,促進牛奶消費和開拓乳品市場,中國奶業協會聯合蒙牛、完達山、三元、花花牛4家知名乳品企業開展了乳制品市場促銷活動,對提升乳制品企業形象和知名度、促進牛奶消費、推動民族奶業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