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6/9 10:58:00 來源:農民日報 閱讀數:
繼獲得“保定特色美食”、“中國地方特產”、“河北省著名商標”榮譽,2010年亮相上海世博會民營企業聯合館之后,近日,徐水漕河驢肉又被列入保定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漕河驢肉憑借其重要的歷史和文化價值,已經成為保定市響當當的特色美食名片。
漕河驢肉加工始于宋代,當時漕幫和鹽幫爭斗,漕幫大勝。鹽幫運貨毛驢被宰殺,稀世名吃漕河驢肉由此誕生。至清朝雍正年間,徐水漕河小驢肉已遠近馳名。
徐水縣從建設文化大縣目標著手,加大對漕河驢肉文化產業的扶持力度,深入發掘其歷史和文化價值,力促農耕文明、商旅文化與飲食文化進一步融合。依托徐水傳統名吃“驢肉火燒”資源,以驢肉加工龍頭企業為載體,2006年建成全國首家驢肉飲食文化博物館,全面系統介紹驢的起源品種、驢肉的營養價值、驢文化作品、驢肉食品科技和發展方向等系列文化科學知識。同時,在驢的深加工和提升餐飲檔次水平上做文章,大力扶持驢肉加工龍頭企業進行科技創新,成功引入阻抑亞硝致癌技術,并出臺徐水熟驢肉地方生產標準,該縣的漕河驢肉產品已經通過國家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大力發展驢肉真空包裝,年產系列真空包裝驢肉幾百噸,產品暢銷華北地區,而且供不應求;扶持驢肉加工龍頭企業加大產品創新力度,注冊“漕河”商標,目前已開發了“漕河”牌驢肉,全驢宴,漕河牌驢珍,驢肉大全,驢三件等20多個新品種;提升餐飲檔次,依托驢文化博物館和保定漕河全驢宴飯店,發展品牌店連鎖經營,開發出驢宴108道菜,驢頭宴,涮驢宴和燒烤驢宴,新增品牌連鎖店3家,漕河驢肉特色美食名片效應進一步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