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6/6 10:27:00 來源:中國畜牧網 閱讀數:
連日來,吉林省集安市組織相關單位和人員,重拳出擊,真抓實干,以農業投入品、農產品生產、市場準入三個環節為重點,努力打造農產品質量安全長效機制,力保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
一是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組織領導。該市成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領導小組,制定了《集安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方案》,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提出了更具體的要求。同時實行目標管理責任制,落實各級政府、監管部門和農產品生產銷售單位的責任,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逐級分解細化,層層簽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目標責任狀,將領導責任、管理責任、監督責任落到實處,做到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誰出問題誰負責,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落實到位;
二是凈化生產條件。完善農產品產地環境監督與保護的技術標準體系,積極推廣清潔生產技術和方法,加強環境監測與管理,開展產地污染修復和治理工作,監控農產品產地安全動態,消除環境污染;
三是加強投入品監管。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建設,建立種養殖企業和農戶生產記錄、用藥記錄等制度,指導企業和農戶科學用藥、合理施肥,提倡和推進清潔生產、健康養殖。開展農藥、獸藥、飼料及飼料添加劑執法檢查,實施農藥及農藥殘留、獸藥及獸藥殘留監控,嚴厲查處違法銷售、使用禁用藥物和化學物質行為;
四是扎實開展市場監管。嚴把市場入口的產品質量關,指導農產品銷售企業建立健全進貨檢查驗收和經營記錄,完善農產品包裝和標識管理。加強批發市場、農貿市場等農產品集中銷售場所的農產品檢測和抽查工作,使其符合相應的質量標準,嚴防不合格產品進入市場。同時,加強打擊農產品生產和銷售過程中違法違規行為;
五是擴大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覆蓋面。針對各環節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實際情況,大幅度擴大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的品種和覆蓋面,形成了涵蓋主要農產品品種、覆蓋全市消費區域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網絡;
六是積極擴建農產品檢測平臺。在現有的農產品質量檢測水平上,積極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手段的申報、完善工作,積極扶持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農產品超市、集貿市場等單位提高檢測農產品安全檢測的手段,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水平進一步提高;
七是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宣傳工作。通過各種有效途徑和形式,大力宣傳《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教育和宣傳,普及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律知識,依靠群眾對農產品質量安全進行監督,形成了全社會共同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良好氛圍;
八是建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長效機制。將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列入了鄉鎮政府和相關部門目標責任制考核,量化任務,落實責任,確保了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責任到人、措施到位。同時,建立了農業投入品禁用限用制度,大力推行生產檔案記錄和包裝標識制度,強化安全生產技術培訓和消費引導,實行產地農產品檢測合格準出和市場農產品檢測合格準入制度,使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常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