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6/4 13:36:00
來源:中國畜牧網
閱讀數:
近幾年來,谷城縣委、縣政府始終把發展畜牧業創建生豬調出大縣做為促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來抓,多措并舉,大力扶持生豬產業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2011年末,該縣出欄生豬63.33萬頭,豬肉產量4.12萬噸,占肉類總產6.34萬噸的65%;生豬產值達9.5億元,占畜牧業總產值的41.11%。畜牧業總產值達到23.11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58.4%,農民人均畜牧業純收入848.8元,同比增加88.6元,增長11.66%,農民靠養殖生豬增收320元以上。該縣的主要作法是:
落實惠農措施,用政策推動大縣建設。近年來,谷城縣委、縣政府對發展以生豬為主的畜牧產業非常重視,除多次就畜牧產業發展進行專題調研,縣政府還出臺了《鼓勵支持畜牧業發展創建現代化畜牧示范區的意見》等文件,從良種繁育、標準化養殖等方面給予政策扶持。在抓好縣級項目建設的同時,該縣積極向國家、省、市爭取板塊項目、生豬標準化養殖場改擴建項目、能繁母豬補貼、母豬保險、養豬貸款貼息等項目資金達5000多萬元,以此帶動全縣投入到生豬產業的各種資金達10億元以上。這些支農惠農政策的落實,為畜牧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強化組織領導,整合資源支持大縣發展。發展畜牧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必須動員全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形成合力,方可見效。該縣各鄉鎮因地制宜把發展各具特色的畜牧產業做為重要抓手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城關、冷集、石花、廟灘、盛康、經濟開發區等平原丘陵鄉鎮利用各自優勢大力發展生豬標準化、規模化養殖,促進農民增收,明確重點,狠抓落實??h委、縣政府及縣畜牧、發改、科技等有關部門不斷加大跑步進廳力度,積極爭取項目資金落戶谷城,以項目的實施帶動畜牧產業的發展。與此同時他們還整合財政、金融、發改、土地、科技、規劃、扶貧、環保、技術監督等部門的資源優勢,支持畜牧產業跨越式發展。
加強品種改良,科技促進大縣建設。狠抓良種引進、定向雜交、人工授精和自繁自育,推進生豬品種改良工作。一是核心群以引進為主,與穩定的原種豬場建立良好的供種關系,以確保繁殖群的種豬更新;二是根據產業發展規劃,分別建立數量適中、質量優良的生豬繁殖群和生產群,鼓勵興建和擴建優質豬繁殖群和生產群;三是根據各鄉鎮能繁母豬的飼養規模和區域布局,以生豬人工授精站點為網絡,合理配置良種公豬,提高人工授精覆蓋率;四是加強種畜禽生產經營管理,推進畜牧良繁體系建設規范化。目前,全縣良種母豬存欄4.89萬頭、良種公豬251頭,已建成生豬良種繁殖群18個,生豬人工授精站20個,近幾年先后從桑梓湖豬場、神童牧業、鄂美公司等原種豬場引進一元母豬1000頭、良種公豬50頭,已建成的10個鄉鎮良種繁育群豬場存欄母豬600頭,全年為社會提供生產群良種母豬近15000頭。
實施金橋工程,引智入谷促進大縣建設。近年來該縣加強與湖北省農科院、華中農業大學聯系與合作,邀請多位專家教授入駐谷城,成功實現了谷城畜禽養殖業又好又快發展。加快養殖專業技術的知識更新,高新技術的推廣運用,畜牧業生產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
轉變發展方式,創新機制促進大縣建設。隨著一系列扶持生豬生產的優惠政策的落實,全縣規模化養殖掀起新熱潮。按照品種優良化、養殖設施化、生產規?;?、防疫規范化、管理標準化、糞污無害化的總體要求,大力組織開展生豬“150” “500”標準化、規?;?、科學化養殖模式的推廣活動,取得了顯著效果。目前已建成萬頭豬場5個,發展萬頭生豬養殖小區3個,*標準化規模養豬場1個,全縣年出欄50頭以上的規模豬場(戶)550個,其中年出欄生豬50頭以上的大戶89戶,年出欄生豬100-499頭以上的大戶219戶,年出欄生豬500-999頭以上的大戶103戶,年出欄生豬1000-2999頭以上的大戶103戶,年出欄生豬3000-4999頭以上的大戶20戶,年出欄生豬5000-9999頭以上的大戶11戶,年出欄生豬10000頭以上的大戶5戶,標準化養豬“150”模式示范戶227戶,建成投產的“150”模式豬舍985棟,在建“150”模式豬舍109棟。已建成省級無公害生豬生產基地3個,通過農業部無公害產品認證4個,康利、再然、金田元生豬已獲農業部無公害畜產品產地認證。
堅持依法興牧,用法規保障大縣建設。按照“政府保密度、部門保質量、財政保經費”的總體要求,嚴格執行防疫雙軌責任制,著力抓好以豬瘟、口蹄疫、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為重點的重大動物疫病免疫工作,全縣動物防疫密度和質量處于全省領先水平,畜禽死亡率控制在國家規定范圍之內。加強防疫隊伍建設,認真落實“三個一”的工作機制,即一名村干部、一名獸醫、一名捉豬人員,包一個村防疫。擇優選聘22名防檢監督員、100名協防員,實行“一崗三責”(即動物防疫、疫情測報和產地檢疫)。強化動物防疫目標管理考核,將動物防疫工作落實情況與各鄉鎮畜牧獸醫服務中心的公益性事業經費、防疫人員補助工資等掛鉤。以創建“全國食品安全示范縣”為抓手,扎實開展運輸檢疫、屠宰檢疫、市場檢疫和產地檢疫;加強對定點屠宰場、集貿市場、賓館飯店等重點部位進行肉食品安全專項檢查,加大對飼料、獸藥等投入品的管理,嚴格市場準入,確保肉食品安全促進社會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