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观看色-国产在线观看一区-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色老板在线视频一区二区-色老板在线影院

歡迎來到 畜牧家禽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鄭重申明 | VIP服務 | 加入收藏 | 網址導航 | 農業網

畜牧家禽網首頁 >  資訊中心 >  行業動態 >  江西畜牧業發展方式發生重大轉變

江西畜牧業發展方式發生重大轉變

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5/31 13:51:00 來源:省農業廳網站 閱讀數:

  江西作為我國畜牧業主產省之一,近年來致力于轉變畜牧業發展方式,實現了從數量增長階段到以提升質量為主,結構優化、效益增加同步推進的歷史性跨越,產業發展勢頭強勁,成為江西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和農民就業增收的主要渠道。2011年,畜牧業總產值734.4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33.3%,農民人均畜牧業純收入382.5元,占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的6%,畜牧業從業人員(包括專業和兼業)約250萬人,其中專業養殖人員每年總收入約60億元,人均年收入3萬元左右。

  回顧畜牧業發展歷程,我省在積極探索、推進畜牧業現代化、加快畜牧業發展方式轉變中,積累了一些獨特的優勢,也形成了許多鮮明的特點,在當前全國上下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全力推動科學發展的熱潮中,江西畜牧業正發生深刻的變化。

  (一)產業發展戰略由注重養殖向飼料、養殖、加工多產協調發展轉變。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和畜禽養殖業的高速發展,過去那種只注重養殖單環節發展、以增量提升畜牧業綜合競爭力的方式已不能適應當前國際國內市場環境。江西作為全國典型的畜牧業大省,近年來主動適應時代發展潮流,及時轉變產業發展策略,著眼于整個畜牧大產業,畜牧業產業鏈條向縱深拓展,形成了以畜禽養殖為中心,以畜產品加工為龍頭,以飼料為保障,連接種植、養殖、加工流通及服務等各個環節為一體的大產業。

  畜禽養殖業蓬勃發展,結構進一步優化,由單一化向多元化發展,在全國的地位不斷提升。生豬產業優勢得以鞏固,生豬出欄量突破3000萬頭,進入全國前10位,成為全國十大生豬主產省份之一。水禽、蜜蜂產業發展迅速,在全國的排位不斷前移,水禽飼養量位列全國第5位,水禽蛋產量位列全國第3位,蜂蜜產量位列全國第7位。

  飼料產業發展不斷壯大,成為畜牧業擴大規模、提高效益、調整結構的重要保障和根本動力。2011年,全省飼料產量550萬噸,位列全國第11位。企業集團化發展趨勢明顯,飼料企業總數360家,其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家,省級龍頭企業16家,年產量上百萬噸的企業3家,并涌現了2家上市公司,占全省農業上市公司的50%。

  畜產品加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呈現快速發展態勢。雙匯、雨潤、寶迪等國內知名畜產品加工企業相繼落戶贛鄱大地,正邦、煌上煌、國鴻、洪門等省內畜產品加工企業發展不斷壯大,企業集群發展效應日益凸顯,畜產品加工能力和水平進一步得以提升。全省現有規模以上畜產品加工企業600余家,加工業產值達到280億元,建有7條百萬頭生豬、4條千萬羽家禽和1條20萬頭肉牛屠宰加工線,以及1條萬噸蛋品、1條10萬噸鮮奶加工線,畜產品加工能力達到生豬1200萬頭、家禽1.1億羽、禽蛋20萬噸、肉牛30萬頭、鮮奶30萬噸。

  (二)畜牧業生產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快速轉變。

  近年來,我省按照科學發展觀和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有關要求,在轉變生產方式過程中,既注重擴大經濟總量、提升產業競爭力,同時更加注重產業發展與經濟社會、自然人文的融合度,大力發展畜禽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生產,初步建立了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現代化畜牧業生產方式。

  規模化成為當前畜禽養殖的主導。“家家戶戶養畜禽,每戶飼養三五只”的傳統分散粗放飼養逐步退出畜禽養殖業,取而代之的是規模化、商品化、工廠化的現代畜禽生產方式,過去十年是我省畜禽養殖規模化發展最快的時期,畜禽規模養殖比重達到80%,其中,規模養豬比重達到85%,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近20個百分點。

  十六屆三中全會召開后,隨著科學發展潮流的日益升溫和城鄉統籌的縱深推進,傳統以數字看成效的規模化發展面臨著用地、環保、畜產品安全等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和制約。新形勢下,我省開始考慮“畜牧業規模化道路如何走?如何真正實現科學發展?”。在繼續引導農戶發展適度規模養殖的同時,充分考慮規模養殖迅猛發展與環境承載力是否匹配的問題,并著手探索農牧結合、資源利用為主的生態畜牧業發展,創新了“豬-沼-果”生態養殖模式,并拓展到蔬菜、糧食、珍珠等,形成了贛南、贛東以牧沼果為主,贛中牧沼菜、牧沼糧為主,贛北以牧沼魚、牧珠共養為主的生態養殖新格局。經過多年的有益探索,在全省上下掀起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的熱潮下,我省率先謀動,在全省范圍內開展“愛我美好家園千場萬戶畜禽清潔生產行動”,對所有規模畜禽養殖場實施糞污治理改造,大力推廣綜合利用、達標排放和生物發酵床等多種糞污治理模式,自2009年以來,全省完成糞污治理改造的規模養豬場達3000多家,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無害化處理率達72%,資源化利用率達到65%。畜禽養殖環境明顯改善,初步實現了產業發展與生態保護雙贏的喜人局面。

  (三)全球經濟環境日趨復雜,農民就業增收需求產生新變化,畜牧業經營模式和組織方式也隨之發生重大變革。

  近幾年,國內外經濟環境復雜多變,國際金融危機、歐債務危機等事件從一定程度上沖擊著我省外出務工的農戶就業增收,相當數量的外出務工農民在良好的畜牧業扶持政策和畜禽養殖效益的吸引下,紛紛選擇返鄉從事畜牧業,表現最為明顯的就是2008年爆發國際金融危機后,10萬民工返鄉從事畜牧業,人均月收入達到2418.2元,與2008年外出務工月均收入相比,人均增加511元。畜牧業已成為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促進農民就業增收的重要產業。

  近幾年,我省致力于構建完整的現代畜牧業產業體系,著力轉變畜牧業經營模式和組織,把推進產業化經營作為促進產業轉型升級、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就業增收的重要內容,按照政府扶持、龍頭帶動、農民參與、中介組織服務、多方推進的思路,統籌協調有關部門力量全力推進,初步構筑起了貿工農一體化、產供銷一條龍的經營模式,江西畜牧業產業化經營已經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全省擁有省級以上畜牧龍頭企業達到105家,其中,*畜牧龍頭企業達到12個,占全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30%。上市企業有2家,占全省農業上市企業總數的50%。省級以上龍頭企業帶動農戶80萬戶,其中通過合同、訂單等形式直接帶動農戶達到68.2萬戶,農戶從事產業化經營增加收入31.1億元,戶均增收3894元。通過宣傳引導、政策幫扶、跟蹤服務三項有力舉措,大力引導和扶持畜牧業專業合作社發展,農戶參與組織化生產的積極性高漲,一改過去“單打獨斗”的傳統經營模式,走上“抱團作戰”的新型經營模式。全省畜牧業專業合作社總數達到5230個,入社農戶達到6.8萬戶。

  (四)在推進現代畜牧業發展進程中,堅持以人為本,努力維護畜牧業發展環境,逐步構建產業發展保護機制。

  畜禽個體健康水平和畜產品質量直接關系到食品安全、關系到群眾的切身利益。2006年爆發的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疫情、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以及2011年的“瘦肉精”事件等等,給畜牧產業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嚴重影響了居民畜產品消費信心,阻礙了畜牧業現代化建設進度。一時之間,畜產品安全問題既成為了全社會廣泛關注的熱點問題,同時也成為了我省現代畜牧業建設中亟待攻克的“頑癥”。在此嚴峻形勢下,我省致力于構建產業發展保護機制,確立安全健康增長理念,沿著動物疫病防控、投入品監管、品牌建設三線協同推進,確保畜產品安全,以質量提升畜產品市場競爭力。

  以春秋兩防為重點,強制免疫與日常免疫相結合,狠抓免疫、消毒、監測、檢疫、撲殺等動物疫病綜合防控措施落實,并在全國率先開展豬瘟、豬偽狂犬以及奶牛布病、結核病“四病”凈化工作,從源頭提升畜禽個體健康水平,多年來,我省動物疫情保持穩定,未發生一起重大動物疫情,畜禽發病率和死亡率明顯下降,畜禽養殖效益明顯提升,初步統計,僅動物疫病凈化所獲得的經濟效益近10億元。

  以推進畜牧業綜合執法為抓手,充分整合畜牧、獸醫、飼料等執法資源,始終保持對畜產品質量安全執法監管高壓態勢,建立了與公安、食安辦、工商等有關部門執法協調機制,以及跨區域部門間、省際間協作和聯動機制,狠抓畜產品生產、流通、銷售各個環節監管,養殖、防疫、飼養、流通實行全程監控,加大對大案要案的查處,嚴厲打擊使用“瘦肉精”等違禁物質行為,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姑息。經農業部抽檢,江西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連續多年名列全國前茅。

  同時,充分發揮我省品種資源、地理區位、生態環境等優勢,引導企業開發綠色、安全、優質的畜產品品牌,大力實施品牌戰略,以良好的品質和響亮的品牌搶占市場份額,將我省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目前,我省通過無公害、綠色、有機認證的生豬產品數量達200多個,打造了國鴻冷鮮肉、“格林米特”牌綠色生豬等一批綠色、生態、安全的省內外知名品牌。依托良好的品質和品牌,江西生豬在國內外的市場份額不斷擴大,已成為香港及東南沿海城市生豬產品主要供應基地。

畜牧家禽網編輯:agronetshenqi

首頁 打印 字體 [ ]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