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5/4 9:25:00 來源:中國畜牧網 閱讀數:
行業競爭格局
(1)行業集中度逐步提升
從一體化經營的全產業鏈覆蓋角度而言,相對于國外,國內的行業集中度有待提高,但是養殖環節和屠宰加工環節的行業集中度總體呈逐步上升的趨勢。肉雞養殖環節中,市場容量隨肉雞代次遞延呈現逐級放大趨勢,即祖代肉種雞市場容量小于父母代肉種雞,父母代肉種雞市場容量小于商品代肉雞;而行業集中度則隨肉雞代次遞延而下降,即祖代肉種雞養殖集中度大于父母代肉種雞,父母代肉種雞養殖集中度大于商品代肉雞。總體而言,由于規模化養殖、集約用地等政策及產業發展要求,肉雞養殖環節集中度呈逐步提升趨勢:祖代肉種雞養殖企業由1994年的40家整合至2009年的13家;父母代肉種雞養殖企業由2003年的1,850家整合至2007年的 700多家(《中國肉雞產業經濟研究》,朱信凱,中國農業出版社);盡管商品代肉雞養殖的行業集中度相對較低,但亦體現出集中的趨勢,截至2008年,全國年出欄1萬只以上規模的商品代肉雞養殖場出欄總數已占全國規模養殖場總出欄數的72.7%。(資料來源:《我國肉雞產業發展現狀、問題與對策》,《中國家禽》2011年第4期)由于國家對食品加工行業的產品質量和安全監管逐漸加強,對動物疫病防疫、產品質量衛生的要求日益嚴格,肉雞屠宰加工環節亦趨向規范化和集中化,個體屠宰戶和小型屠宰場逐漸減少。
(2)一體化經營下產業鏈的延伸導致業務競爭領域擴大
隨著市場前景持續向好與行業快速發展,國內實力較強的祖代肉種雞、父母代肉種雞、商品代肉雞養殖企業逐漸向下游延伸至屠宰加工業務,大型肉雞屠宰加工企業也開始向上游延伸,涉足肉雞養殖業務。相對一體化經營而言,經營業務集中于種雞養殖、商品代肉雞養殖或屠宰加工的單一業務環節,容易受原材料價格、疫病、市場情況、消費者心理等因素的影響,出現周期性或突發性的波動。一體化經營在擴大企業規模的同時,有效整合、消除了產業鏈內部的風險,避免了企業業績波動,增強了企業經營的穩定性與安全性。該等擴張模式導致大型肉雞養殖及屠宰加工企業面對的競爭從原單一環節競爭向一體化經營競爭轉變。
(3)國內企業生產規模尚待提高
國內肉雞養殖及屠宰加工企業雖然已開始進行整合,但相對于國外同行業企業而言,生產規模仍相對較小,行業集中度有待進一步提高。2010年,國內商品代肉雞飼養量約 48億羽,國內上市公司福建圣農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圣農發展”)當年商品代肉雞產量9,036萬羽,約占當年國內商品代肉雞飼養量的 1.89%,公司當年商品代肉雞出欄數7,380.04萬羽,約占1.54%。(資料來源:圣農發展2010年年度報告、《關于加快完善我國白羽肉雞產業鏈的幾點思考》,徐日福,國家現代肉雞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專項資助基金項目)相比而言,美國前五大肉雞養殖及屠宰加工企業的產量約占其國內總產量的62%,其中規模*的泰森食品公司每周加工肉雞3,770萬羽;加拿大前五大肉雞及屠宰加工公司約占其國內同類公司總產量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