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4/25 21:46:00 來源:中國畜牧網 閱讀數:
4月24日,筆者在農四師六十二團十一連陸建芳的鴨場看到,幾千只鴨子的歡叫聲,把她的鴨場“吵”得格外熱鬧,陸建芳正一筐一筐搬運剛剛撿拾的鴨蛋,忙的不亦樂乎,筆者幫她數了數,足足有16筐,“我這1000多只鴨子每天產蛋量都在800個左右,就這每天都能掙個千把塊錢呢!”,陸建芳自信滿滿地告訴筆者。
陸建芳是該團十一連的一名女職工,生性就愛搞養殖,她養過雞、鵝、種兔等,雖然養殖規模不大,但卻給她積累了不少養殖經驗。有了經驗,陸建芳可不甘閑置,堅持要讓這些經驗創造更大的價值。于是,自去年開始,她又研究著養生態鴨了,她自創的“水面養鴨,水中養魚,場邊種草種樹”生態養殖模式,把一個鴨場經營得風生水起。
據陸建芳介紹,她的“生態養鴨”就是利用面積比較廣的莊稼地、冬閑田以及自家的魚塘等地放養鴨子,讓鴨子自由啄食。在節約鴨飼料的同時,鴨糞不但能給莊稼田提供了肥料而且還能給魚提供天然的飼料。這種方式養鴨,有“三省、兩高、一增、零排放”的優點。省水、省料、省工節本,不僅能夠提高鴨抵抗力,提高了肉質品質,進而增加養殖效益,而且能夠實現零排放。
“散養的鴨子,產蛋量高,鴨肉鮮美,是城里人眼中正宗的“土貨”、搶手的綠色食品!”,陸建芳略帶得意地告訴筆者。
“我喂養的生態鴨在市場上的賣價至少要比一般肉鴨高0.5―1.0元/斤,一只鴨子一般在4.5—6公斤,別人的鴨蛋一般賣0.9元―0.95元/個,而我的生態鴨蛋一般要賣1.6―2元/個,這樣算下來,一只生態鴨的綜合經濟效益與比一只一般肉鴨相比,至少要高出6元,所以生態養鴨更有‘錢途’”,陸建芳給筆者算起了她的經濟賬,嘗到甜頭的她對今后的生態鴨養殖充滿信心。
她所喂養的生態鴨在市場上非常受歡迎,僅這兩天就售出2000余只,眼下,成鴨僅剩1000余只,其中種鴨500余只,她準備今年把養殖規模擴大到10000余只。“今年我養殖生態鴨的純收入可望在6萬元左右,這幾天團民政科的同志正在協助我和幾戶養鴨戶成立‘養鴨協會’呢!有了養鴨協會,我們就能帶動更多人養鴨致富,到時候,養鴨的人多了,我準備購置一套鴨苗孵化設備,降低大家的成本。”陸建芳興奮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