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4/20 10:00:00 來源:中國畜牧獸醫報 閱讀數:
山東濱州是黃河三角洲重要的優質牧草和畜禽良種資源中心產區。濱州市無棣縣的“紫花苜蓿”曾作為出口創匯的拳頭產品,銷往日本、香港、東南亞等地;濱州的“無棣黑牛”、“無棣驢”是經農業部認證的地方畜禽良種。去年,濱州市將“實施優質牧草生產與草地保護開發利用工程和生態養殖基地建設工程,打造黃河三角洲現代畜牧業示范區”作為該市“十二五”發展規劃的重要內容。
上世紀90年代初,濱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把濱州建成黃河三角洲地區重要的綠色畜牧業生產基地計劃開始,濱州依靠科技創新,成功實施“十大高效生態畜牧業示范園區”建設,培育了一大批*、省級、市級畜牧龍頭企業,并成為“全國牛羊加工業示范基地”。
近日,本報記者赴濱州市無棣縣、惠民縣進行采訪調查,看到以發展優質牧草種植、加工產業為基礎,以因地制宜發展草食家畜養殖業、推動畜禽養殖設施現代化園區建設為重點,以建設節糧型現代畜牧業為終極目標的“濱州模式”正在形成。
種植苜蓿是夯實節糧型畜牧業發展的基礎
“苜蓿中含有的高蛋白和生物活性物質能滿足草食類家畜對營養的需求。在我國黃河流域凡是能生長野生苜蓿的地方就有畜禽良種資源”。濱州市畜牧獸醫局副局長田茂俊對記者說。去年,國家在全國節糧型畜牧業發展規劃中強調,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發展人工種草,大力推進“振興奶業苜蓿發展行動”,促進優質苜蓿產業發展。
濱州市畜牧獸醫局局長盧躍林認為,做大做強以苜蓿種植為龍頭的牧草產業是濱州市夯實節糧型畜牧業發展基礎的重大舉措,沒有無棣縣的“紫花苜蓿”就沒有今天馳名全國的“無棣黑牛”、“無棣驢”。
近年來,濱州市委、市政府把發展畜牧業和草業作為實現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農民致富、財政增收的突破口和重點來抓,制定了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畜牧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了60萬畝人工牧草種植工程和15萬頭奶牛生態養殖基地建設工程,為促進濱州市現代節糧型畜牧業的發展創造了先決條件。
據濱州市畜牧獸醫局提供的材料顯示,該市苜蓿留床總面積現有8.8萬畝。種植規模在千畝以上的國內外企業共有12家,其中,位于濱州市無棣縣的三角洲農牧有限公司是當地苜蓿種植業界的“龍頭企業”,該企業擁有牧草收割、打捆及加工機械共15臺套,固定資產760余萬元,具備較好的科研生產條件。曾先后完成7項山東省級以上科研任務,在牧草引種篩選、紫花苜蓿高產栽培及機械收獲加工等方面具有較高的技術水平,多年來,累計在山東東營、棗莊、河北黃驊、南皮以及京津等地推廣苜蓿種植25萬畝,帶動了周邊地區苜蓿生產的發展。
與此同時,在“立草為業,建設畜牧濱州、草業濱州”這一長遠戰略思想的指導下,濱州市畜牧獸醫局堅持將發展人工種草與加強草地保護相結合。截至2011年末,全市草地保留面積17.9萬公頃,可利用面積約14.3萬公頃,理論載畜量8.42萬個標準畜,為節糧型畜牧業的發展儲備了豐富的飼草料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