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4/13 9:27:00 來源:中國畜牧網 閱讀數:
規模養殖奔“錢程”
在孝南區臥龍鄉的一家現代化養雞場里,看不見雞跑,也聽不到雞叫,更看不到滿地狼藉,只見一排排整齊的標準化養殖廠房。養殖廠房里,無數只蛋雞整齊地排列在籠內,剛產出的雞蛋穩穩地滑落在籠下的鐵欄網內,像是一個個金燦燦的“金蛋”。“我們的養殖過程中,自動供料、供水,熱天濕簾降溫,冷天暖風保溫,噴霧消毒,全程都是標準化控制。”昨日,養殖戶老張自豪地說。
2010年10月,老張等8名養殖戶共同投資70多萬元,在臥龍鄉建起一個占地50畝的標準化蛋雞養殖場,目前養殖場的蛋雞已達到10000多只。因為是標準化生產,養殖場的雞蛋賣價高,還供不應求。每天都有客戶主動上門訂貨、提貨。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社,養殖場的雞蛋還在武漢的大型超市和批發市場穩穩扎下了根。“這些可都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談起現在的紅火勁兒,老張喜上眉梢。
曲曲折折致富夢
由于起家早,像老張一樣的專業戶已初步完成了資本原始積累,加上科學技術、管理經驗的積累,他們抗市場風險能力在逐漸增強。但落后的養殖模式,讓老張的致富夢總也“長不大”:按傳統模式,老張一個人只能養1000到2000只蛋雞。日產蛋量小,商販隔一段時間才來收購一次,有時雞蛋不等被收購就放壞了。加上蛋的質量不高,總也賣不起價來……這些“成長的煩惱”令老張頭疼不已。直到接觸了當時正在推廣的標準化規模養殖模式時,老張的眼前才猛地一亮。和幾個平時談得來的同行一合計,他們打起了“抱團”致富的念頭。
現代畜牧業跨大步
近幾年,我市正逐步淘汰陳舊的畜牧業養殖模式,實行標準化養殖覆蓋式推廣。像老張這樣的標準化養殖場,實行的都是封閉式管理,減少了養殖過程中人為因素的影響,大量節約了人工。更重要的是,潔凈的養殖方式改變了傳統放養的臟、亂、臭、污現象和鼠、蚊病害,確保了養殖安全和產品質量。
對標準化養殖場,各級財政會給予專項資金扶持,動物衛生監督部門會按國家免疫程序注射國家強制免疫種類疫苗,畜牧部門還為養殖戶們提供免費技術咨詢。
政策的傾斜與扶持,令我市規?;B殖如雨后春筍般壯大起來。目前全市已有“150”模式標準化豬舍2092棟、“153”模式標準化蛋雞舍831棟、“165”模式標準化牛舍139棟、“1235”模式標準化羊舍124棟,并已創建部級標準化畜禽養殖場7個、省級標準化畜禽養殖場27個、市(州)級標準化畜禽養殖場44個,縣(市)級標準化畜禽養殖場則已累計達到750個。
孝感的標準化養殖場,直接對接著武漢的大餐桌——目前我市禽蛋產品、生豬分別占武漢市場份額的25%、15%左右。僅去年一年,我市供漢生豬達50萬頭,供漢家禽4000萬只,供漢禽蛋11.5萬噸,供漢鮮奶4000噸。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食品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標準化、環?;F代畜牧業理念,正在我市成為主流。想到未來的前景,老張也十分振奮。他告訴我們,“我會繼續努力,發展、壯大我們的養殖場,帶動周邊更多的群眾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