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4/11 13:25:00
來源:達州網
閱讀數:
4月8日,中央電視臺7臺畜牧業欄目組一行到宣漢縣南壩鎮龍文村拍攝“蜀宣花牛”國家畜禽新品種專題片。
“蜀宣花牛”是2012年3月2日由國家農業部發布第1731號公告命名并頒發“蜀宣花牛”(畜禽新品種)證書。“蜀宣花牛”由四川省畜牧科學研究院和宣漢縣畜牧食品局等單位從1978年開始以宣漢黃牛為母本,選用原產于瑞士的西門塔爾公牛、荷蘭的荷斯坦公牛為父本進行雜交培育,是歷經幾代畜牧科技工作者不懈努力的成果,是建國以來中國第六個、黃河以南首次培育出的乳肉兼用牛新品種,填補了我國南方、四川無培育牛品種的空白,是中國畜牧業史上的一項重大科技成果,將推動我國奶牛業、肉牛業發展擴大,都具有重大的現實作用。
據縣畜牧局趙局長介紹,“蜀宣花牛”具有性情溫順、外表黃白花紋、生長發育快、抗病性強、耐濕熱氣候、耐粗飼料、個大強壯等特點,廣泛適應高溫高濕和低溫高濕的自然氣候及山區粗放飼養條件,深受農民歡迎和廣泛認可。
“蜀宣花牛”現存3.2萬頭,主要分布在達州市宣漢縣前河、后河流域的30多個鄉鎮,其中南壩鎮為重點繁育大鎮,存欄達1300多頭,養殖10頭以上的大戶59戶,其中佳肴食品廠養殖基地多達220余頭。目前,該品種已推廣到貴州、云南、陜西、重慶、西藏等省市和省內各市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