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4/10 9:18:00 來源:山西日報 閱讀數:
雞蛋價格一頭連著城里人的菜籃子,一頭連著養殖戶的錢袋子。進入3月份以來,市場上雞蛋價格持續走低。4月6日,記者在太原某超市看到雞蛋每公斤價格為6.2元,而在一些縣城雞蛋價格只有6元。因為便宜,來來往往買雞蛋的人還真是不少。可對養雞戶們來說,在蛋價低、飼料價高的雙重壓力下,這真不是一個好消息。
養一只雞至少賠13元
鄧錦華是平遙縣虎壁道村的養雞大戶。記者見到他時,老鄧正和妻子忙著整理雞飼料。鄧錦華告訴記者,他是2004年開始養雞的,2006年擴大了規模,去年上半年效益還可以,現存欄數為3000只。
鄧錦華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去年下半年玉米1.8元/公斤,今年已上漲到2.2元/公斤,每公斤上漲0.4元。養雞的蛋料比是1∶2.4,也就是說飼料每上漲1分錢,雞蛋價格就應上漲2.4分錢,這樣在成本上才能持平,但現在的情況恰恰相反,雞蛋價格不漲反降。目前養一只產蛋雞每天虧損近3分錢,我家3000只雞,一天就得賠近100元。人家做個建筑小工,一天都能賺七八十塊錢,不僅來錢快,而且還沒有風險,比養雞掙錢劃算多了。
稷山縣稷峰鎮下柏村是當地有名的養雞大村。該村從1987年開始蛋雞養殖,如今已由過去的"小打小鬧"發展到專業化、規模化、基地化、市場化的格局。2011年,全村養雞年產值700余萬元。僅此一項,農民年人均增收3800余元。
17年在養雞業摸爬滾打的解武良結合自身的經歷,向記者講述了近年來養雞的酸楚:險大、成本高、利潤小,養雞行業是越來越難做!
解武良算了一筆賬,現在雞蛋一斤的價格在3元左右,按這個價格估算,養一只雞就得賠13元。一只雞從小雞到產蛋期需要投資28元左右,蛋雞淘汰后可以賣15元/只,也就是說要靠產蛋來彌補這13元的差價,但目前雞蛋的價格還不夠一天飼料、人工等方面的成本,根本彌補不了這個差價。
春季本是養雞的補欄期,可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面對當下嚴峻的雞蛋市場行情,到底是該堅持,還是轉行,多數養雞戶們心里沒有底。一些養雞戶甚至還退還了預訂的小雞。養雞戶們反映,現在養雞成本是一個勁地上漲,如果照目前狀況發展下去,恐怕遲早要撐不住了。
“小、散、多”難敵成本漲
眼下如此低的蛋價讓眾多養雞戶們感嘆"受不了"!鄧錦華和解武良都表示,養雞業長期處于薄利狀態,"小、散、多"導致蛋雞養殖戶抵抗風險能力差。一旦成本上漲或蛋價出現下跌,養殖戶就抵擋不住了!養豬、養奶牛,國家都有一定的扶持政策。然而,蛋雞養殖風險卻全都落在養雞戶頭上,期盼國家給予相應的扶持政策,最好能把養雞業也納入農業保險的范圍。
雞蛋過了春節就一路下跌,幾乎一天一個價。談起養雞的成本,稷山縣下柏村養雞戶翟雙科透出幾分焦慮。老翟說,未來養殖業必須形成分片、連片養殖的發展格局,政府統一組織實施消毒、免疫等,這樣可以減少發病率,提高成活率,自然養殖業的成本就會下降了。
對于雞蛋價格下滑,使養雞戶們在虧損線上掙扎的現狀,多年從事養殖飼料批發的平遙縣杜家莊鄉張仁彪體會頗深。他說,農戶分散養殖,無法準確預測、掌握市場信息,只能在漲跌周期中盲目地發展。對政府部門來說,要完善農產品信息發布制度,發揮中介、龍頭企業的作用,對市場趨勢進行前瞻性分析,為養殖戶提供市場預期信息,引導農戶根據市場變化及早調整養殖規劃,盡量避免出現"一哄而上"的現象。
有規模才能規避風險
養雞業為什么頻坐“過山車”,穩定生產出路何在?
張仁彪認為,現在養殖業的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養雞業需要有一定經濟實力的企業來投資,不能僅僅停留在解決溫飽、脫貧的層面上。只有形成規模,才能規避風險。
蛋價大起大落,讓養雞戶們糾結不已。鄧錦華告訴記者,8年在養雞市場上打拼,自己也總結了一些經驗,要抵御市場的"寒冬"就必須上規模,關鍵是缺乏擴大規模的資金,建雞舍、買小雞等需要一筆不小的投入,可眼下農民貸款卻非常難!
山西農業大學動物科學院教授王欽德建議,一定要從降低養殖成本上下工夫,而規模化和標準化養殖比較切實可行。蛋雞養殖門檻較低,價格高漲時,養殖戶一哄而上,價格低迷時,又改變不了市場,"冷熱病"很難逃避,非常被動。當前,畜牧養殖業正處在結構調整期,應采取措施積極引導發展蛋雞產業,提高生產規模,提高抵御風險的能力。
其實,養雞業走不出大起大落的周期性怪圈,原因在于我國農產品市場監測預警體系脆弱,更多的關注城鎮消費終端的需求環節,忽視了農村生產的供應環節。因此,建立農產品市場監測預警體系也十分迫切。目前,蛋雞養殖面臨的問題和形勢與這幾年生豬養殖的情況如出一轍。如果政府不盡早采取引導和扶持措施,養雞業終究難逃邊發展邊受傷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