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4/9 15:11:00 來源:湖南日報 閱讀數:
新晃侗族自治縣大力發展黃牛養殖,帶動3萬多名農民脫貧致富,走出了一條產業化扶貧的新路子。在前不久召開的省委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新晃作為全省7個先進典型之一,介紹養牛脫貧的經驗。
新晃擁有120萬畝草山草坡,旱雜糧、農作物秸稈資源豐富,農民群眾歷來也有養牛的習慣。該縣瞄準優勢、突出特色,出臺加快發展肉牛產業的意見,對養牛農戶實行“三優先”政策:貸款優先、建欄用地優先、用材優先;對養殖5頭以上能繁母牛的農戶,按每頭900元的標準實行獎補。僅去年,該縣獎補兌付資金就達188.64萬元,305戶養牛戶受惠。
同時,新晃積極扶持龍頭企業,帶動農民發展黃牛養殖。通過提供貸款貼息和基地建設扶持,支持老蔡食品公司按“統一建欄、統一飼養、統一改良、統一防疫、統一服務、分戶管理”的模式,在方家屯鄉楓樹屯村建設能繁母牛養殖小區,帶動70多戶農戶養殖黃牛400多頭,并將此模式逐步擴大推廣到全縣17個貧困村。支持嘉信食品公司以“免費供牛、分戶養殖、訂單回收、按重付酬”模式,在全縣21個貧困村建立肉牛育肥小區,帶動600多戶農民養殖黃牛4000多頭。
目前,新晃養牛總量達13.8萬頭,年出欄肉牛5萬頭,“新晃黃牛肉”被列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去年,該縣養牛產值達3.6億元,3萬多名農民因此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