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3/21 10:31:00 來源:中國畜牧獸醫報 閱讀數:
“每天聽到雞叫聲,就會想到這一天的開銷是4000元,而入賬才3500元,一天賠500元。”黑龍江省雙城市新興鄉新勝村養雞戶李樹陸很無奈。當筆者翻開他的養雞賬本,發現今年以來,他的養雞場一直在虧損經營。今年雞蛋價格持續走低,批發價跌至每斤2.7元~2.8元,成本價每斤3.2元左右,養雞戶賣一斤雞蛋賠四五毛錢。去年還是“牛市”,今年卻遭遇“倒春寒”。散養戶太多,規模化程度太低,抗風險能力差,對此有關人士指出,蛋雞養殖持續穩定發展的必由之路是規模化。
養雞戶一天賠500元
“雞蛋每斤2.6元~2.7元,這個價格持續3個月了。”李樹陸說,他從事養雞業6年了,一直詳細記錄養雞賬,包括從雞雛到18個月后淘汰的一切開銷及利潤。現在家里有3棟雞舍,每棟雞舍都有一本賬。筆者翻開他的一本養雞明細賬,上面顯示:去年1月~10月平均每月都有3000元~4000元純收入,而去年11月份以來顯示的就是虧損數字:去年11月份虧損451.3元;今年1月份虧損2091.9元……
李樹陸家現在存欄1.1萬只蛋雞,每天產蛋量1200斤~1300斤。去年行情好,李樹陸養雞掙了11萬元,由于今年以來雞蛋價格低迷,現在是產蛋越多賠得越多。賬本上記錄了每天進出款項,按雞蛋每斤2.7元計算,總收入3500余元,而這1萬多只雞每天要吃掉2800斤飼料,其中1600斤玉米、400斤~500斤豆餅、100斤濃縮料,加上3個工人和水電開支,每天要開銷4000元。“由于飼料及人工費用上漲,如今每斤雞蛋的綜合成本在3元以上。”李樹陸說。據省畜牧局監測顯示,近日,雞蛋市場價6.92元/公斤,較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5.25%,而玉米價格達到2.06元/公斤,同比上漲12.89%。
收購商對于今年雞蛋行情也感到無奈。筆者在新勝蛋禽批發市場看到,市場內頗為冷清,正興蛋禽批發部楊經理家的庫房內,雞蛋箱垛到了棚頂,“庫存5000多斤雞蛋還沒找到買主。”楊經理說,近兩個月來發往江浙的貨物較去年同期減少一半還多,現在是3天發不上半車貨。從采購商反饋信息看,去年雞蛋價格高,養殖戶擴大了規模,供應充足導致了價格下降,這里的雞蛋根本賣不動。
養殖戶應“抱團”抵風險
依靠著新勝蛋禽市場這棵“大樹”,李樹陸家的雞蛋基本都能賣給收購商,因為產量大,有和收購商談判的底氣,雞蛋價格還比其他養殖戶每斤高5分錢。但市場行情不好,養雞戶們都在賠錢。
多年來,李樹陸一直希望養殖戶“抱團”成立養雞合作社,這樣大家一起進料、一起抗病、一起賣貨,遇到風險大家一起承擔。但是養殖合作社一直沒有成立起來,原因就是“投機跟風”的養殖戶太多,也缺少把大家擰成一股繩的條件。如今不抱團、缺少扶持,造成養殖戶的抗風險能力過低。
李樹陸說,他曾到吉林等地考察市場,當地養雞戶除了職能部門提供地皮使用外,還給低息貸款,10萬元貸款3年還清。在這樣寬松的政策環境下,當地養殖戶發展得很迅速,有的養殖戶甚至可以自產自銷。反觀本地養殖戶,在發展中都是自己在“滾雪球”,他說,當下養殖戶需要的是相關部門的政策扶持。
李樹陸和同村另一位養殖大戶研究,想擴大規模。“就拿眼前來說,上一套6萬元的自動化養雞設備,一年下來就可以省出人工開支。”李樹陸告訴筆者,現在養殖技術不差,雞有個小病小災,出蛋率都在八九成。如果有關部門能在貸款和資金上給予養殖戶支持,他們還要大干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