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3/21 10:21:00
來源:中國畜牧獸醫報
閱讀數:
“人財物一起上,趕著黃牛奔小康”,人們或許還記得20年前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圖壁縣奶牛發展因市場飽合,調整為發展肉牛時提出的口號。2012年,該縣提出“將牛產業作為畜牧業發展重點,打造全疆*的優質荷斯坦奶牛生產基地”的目標,加快現代畜牧業發展,實現農牧民持續增收。
近年來,呼圖壁縣畜牧業發展實現了從千家萬戶散養到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經營的轉變,畜牧業在全縣大農業中占據半壁江山。呼圖壁縣畜牧局局長葉清說,今年,該縣將加大牛品種改良,讓品質好、效益高的“洋牛”替代原來的“土牛”,農區以荷斯坦奶牛為主,以乳肉兼用型西門塔爾牛為輔,以奶牛養殖小區、奶牛養殖合作社(托牛所)為核心,全面推廣優質凍精冷配、性控凍精技術,切實提高奶牛單產和品質;牧區積極探索建立草原流轉合作化為模式的經營方式,通過牽引交配,發展西門塔爾優質肉牛;定居點和固定放牧點以優質常規凍精冷配為主,性控凍精冷配為輔,重點發展高產荷斯坦奶牛。2012年,全縣購進優質良補凍精2.8萬劑,性控凍精2100劑,為牧區購進優質種公牛150頭,規范運行牛冷配點10個;年內將完成牛改良3萬頭,其中牛冷配2萬頭。
今年,該縣安排18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牛產業生產基地建設,加快奶牛養殖場(區)、擠奶廳、托牛所建設和規范化運作,在全州率先實現“以奶牛良種化、養殖規模化、生產標準化、裝備先進化、疾控法制化、糞污無害化、經營產業化、監管嚴格化、質量安全化”的現代奶業,并組建奶牛經營公司,走實物資本化路子,將生產資料有機結合,打造優質荷斯坦奶牛生產基地、優質肉產品加工基地。
“今后,我們要做大牛產業、做精豬禽業、做好種羊業,預計到2015年,農牧民來自畜牧業的人均純收入達到5800元。以前,我們是‘趕著黃牛奔小康’,以后我們要實現牽著‘洋牛’大發展。”葉清笑著說。
2012年,呼圖壁縣預計年內牲畜飼養總量達到180萬頭只,生豬飼養量40.7萬頭,年末牛存欄9.2萬頭,荷斯坦奶牛6萬頭,年內牲畜出欄125萬頭(只),肉產量9萬噸,奶產量22萬噸,禽蛋產量0.35萬噸。全縣畜牧業產量達到26億元,占大農業產值的比重達到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