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3/19 11:33:00 來源:中國江西網 閱讀數:
1971年,美國荷斯坦牛的平均單產僅4580公斤,而到了2000年,這個數字則翻了近一倍,世界著名奶牛科學家R.M.Arkers將這一成就歸因于奶牛育種、營養和數字技術的進步。對于國內首個采用德國諾丁林公司凍精的養牛人——有“青城第一牛人”之稱的崔志剛來說,對此更加深有體會。利用合作伙伴蒙牛乳業提供的先進性控繁育技術,他經營的昭君牧場從最早的幾十頭發展為如今的3000頭,實現年產值2000萬元,已成為全國奶牛養殖示范牧場。
“消費者要喝好牛奶,乳品企業要好的原奶,我們養牛人就必須養好的奶牛,”崔志剛說,之所以敢于做引入凍精第一“吃螃蟹”的人,是因為奶牛品種對產奶數量和質量都有決定性的作用,“基因決定成敗,我認為這句話特別符合奶牛。我們一直選用美國排名前五十名驗證種公牛的精液進行配種。”在昭君牧場里,就有這樣一頭著名的“試情奶牛”。“它可以立刻找到發情的母牛,這樣就減少了人工造成的遺漏問題和機器檢測的成本問題,幫牧場省了錢,也提高了產奶效率。”崔志剛說。
當然,好品種也造就了不菲的價格,崔志剛表示,“這與我們合作企業蒙牛的資金扶植和渠道便利也是密不可分的。一直以來,蒙牛賽科星給我們提供了非常好的平臺,這是國內*擁有家畜性控技術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企業。他們的公牛均為*‘明星’,讓我們在品種改良、牛場擴建、儲備青儲、引牛增量時放開手干,完全沒有后顧之憂。”據了解,目前崔志剛牧場中的奶牛平均體細胞數在20萬以下,乳脂率達3.9%,乳蛋白率在3.1%以上。
“性控技術是繼人工受精、胚胎移植后新世紀奶牛育種的‘第三次革命’”,來自賽科星公司的奶牛繁育專家高度評價了奶牛育種技術的突破對世界乳業的發展產生的作用。“我們與蒙牛乳業等國內大型養殖企業集團在廣泛應用性控凍精,累計推廣使用53萬劑,出生母犢40余萬頭。”
蒙牛奶源事業部負責人表示,蒙牛目前致力于推動奶牛的品種改良,提升奶牛單產,幫助供方全面轉型升級。“從2006年起,我們引進美國頂級精子分離技術設備SX-MoFlo,逐步推動奶牛品種結構的優化升級。與此同時,我們協調引進國外知名的凍精供應商,最開始是在呼市、包頭等地區向合作牧場主推廣,目前已擴大到全國。”據了解,蒙牛如今在全國已建立奶牛性控示范基地28處,性控準確率達90%以上。
相關業內專家指出,目前我國良種奶牛占有率低,全國平均單產水平為3500公斤左右,不及世界上乳業發達國家的一半。因此,擴大良種奶牛規模,提升優質奶源比例,成為優化中國乳品質量的根本出路。崔志剛和合作伙伴蒙牛的奶牛育種課題,正在實現種質資源的生產*化,是現代乳業向集約化轉變的有效途徑。